mit.job:不是人才外流 是機會外流
葉立斌
2015-11-05 23:33

大家都知道人才是流動的,而近期媒體報導,台灣人才逆差變得比以前更加嚴重,更讓許多人討論起「海外工作」這件事。在去年獲得中國MBA創業大賽獎項的林昶聿與蔡姿旭(Lily),婉拒獎金後回台創立海外求職平台mit.jobmit在德文有with之意,且mit三個字母是他與友人投票挑出的,意謂「Mission In Talent」,表示這是個不偏向資方也不偏向求職者的中性社交網站。Mit.job除了一般的工作機會外,還有專欄採訪正在國外工作的人,請他們分享經驗,也有兩人暢談自己的見聞。不過「人才逆差」這四個字言猶在耳,他接受採訪時說「年輕人到海外工作,不能解讀為人才流失」,那該怎麼解讀呢?現在Knowing編輯與林昶聿一起談談這個網站,他們的經驗以及人才逆差這些事。(Lily休假中,由林昶聿代答。)

 

 

編:先聊聊你在國外求學和工作的經驗吧,還有聽說Lily在星國也差點找不到工作?

 

 

林:我是宜蘭人,很早就知道自己很難留在家鄉工作。我的同學也有回宜蘭當老師、開民宿與當SOHO的。我是交大電子系畢業的,只是科技業沒有當年這麼蓬勃了,但其實在科技公司工作,到了30歲就有一些身家了,每個科技業都是如此,月薪只是零用錢,公司的配股才是真正的收入。

 

 

我在學生時代也為校刊採訪過幾個人,像是滾石創辦人段鍾潭等等。畢業前我還在校長手上拿了畢業證書,因為我是畢業生代表,但是這說真的不能代表什麼,看你要不要寫。

 

 

剛開始求職時,覺得自己可能去新創公司,因為小公司需要每個方面都會一點的人。我自認不是一個好的工程師,因為我沒辦法長時間做同一件事。之後我想我應該唸MBA,但念MBA需要有工作經驗以及英文好,還有金錢這三個條件,因此我想要一邊工作、練英文、存錢。當時我設定自己要做的是PM,因為我希望能多予國外客戶接觸,還要常常出差,Pay也不能太差。

 

 

我剛進來的時候,做的是機上盒,之後做WiMax在台灣也沒做起來,還好因為這份工作,我有機會去俄羅斯與非洲。其實我們發現,WiMax在新興市場表現很好,因為他們的2G不普及,尤其俄羅斯這類地廣人稀的地方,需要這項技術。

 

 

辭掉工作去德國念書,我選的都是創業與科技管理相關的學校。之後我在歐洲旅居,服務的社會企業是開放無家可歸者居住,該社會企業只接受物資,不接受金錢捐贈。我向老闆說:「我覺得你的倉庫好多廢電腦,我來幫你們修一下吧。」所以我幫他們修理電腦,之後也教其他人修。順便爆個小料,如果你會修電腦,又會基礎會話,在歐洲的機會很多!

 

 

這家社會企業對員工的績效評比,是幫助這些邊緣人工作與找工作,他們找到工作了,離開這裡自立,就是正面績效。在那裏服務過後,我感到台灣年輕人很優秀耶,我們只是沒有資訊,而他們全是酒癮、毒販和非法移民,我都能幫他們找到工作!其實台灣的科技業最大特色,就是用很少的人發揮最大績效,我也靠這項技能成為他們的顧問。這時就不得不提,他在台灣工作時常遇到一個狀況,例如這案子需要5人,老闆堅持只給3人的預算,其中省略很多抗爭與協調的過程,但多數都是要工程師吞下去,雖然會被工程師記恨,但這也是沒辦法的。回過頭來看,這份能力不但能增加他們的工作能力,也能增加我自己的能力,為他人創造價值。

 

 

我的合夥人Lily蔡姿旭是東海大學國貿系,在學期間去美國做交換,之後也自己存錢去澳洲。她是我們團隊中職場經驗最多的。她在澳洲讀書時遇上2008年金融海嘯,原本約定的工作簽證也沒了,不過你也知道中國這國家救了全世界,她也順勢得到在中國的就業機會。她在海外工作時,遇到一個小優勢,就是她有在當地的親人。她在投了上千封履歷全數石沉大海,之後與有人資經驗的人談過後才發現,有很多資訊是不需要也不能給的,像是照片。因為她當時有點急迫,所以談了個較低的薪水,一年內就調高兩倍,其後被挖角又得到更好的Pay

 

 

編:談談mit.job吧,當時為什麼想創立mit.job,這裡的特色是什麼?創立的目標又是什麼?

 

 

林:其實Lily在海外工作了8年之久(包含新加坡),也想要回台創業的,而她看到柯P當選,證明資訊公開的野武士打法是能戰勝傳統。你也知道,台灣和德國的政府一樣沒什麼用,他們該做的只是維持平等機會,保持資訊開放。台灣在資金上可能比不上中國,勞工資質尚能分庭抗禮,但有一個東西中國沒有,就是「資訊開放」。因此她決定回台和我一起創業。

 

 

mit.job上的工作機會都不可寫面議,要寫實際的數字,為什麼?傳統的方式是,我在台灣企業謀職,如果我的期望薪水是5萬,但對方預算是3萬,只有兩種情況:我拒絕這個offer或是我接受。如果你選擇前者,那彼此的時間都浪費了。如果是後者,碰上客戶要趕件時,你會有「我又沒拿你多少錢」的不平衡想法。

 

 

編:真是說到我的心坎裡了。(內心呈現萬箭穿心)

 

 

林:對吧!過去的人力銀行網站都是向張貼工作的企業收費,貼愈久企業要繳的租金愈多,所有有時人力銀行在景氣差時,更能賺錢,因為求職訊息會貼愈久。我們採取的方式是,在雇主找到人後,才向雇主收費。且我們會發獎金給求職者。且重要的是,我們想打造交流平台,像是教你如何談薪水。我們也辦過幾場線下活動,大家聚在一起聊海外工作,達到交流的功能。

 

 

mit.job競爭優勢其實是我們的用戶,只要他們找到工作後,就會繼續推薦我們給其他人,這其實與Uber有點像,mit.job用的是在用戶找工作時蒐集大量資訊,最後找到工作後,這些舊有的資訊對自己沒用,但對別人有用,因此他們先從採訪在海外工作經歷的人開始,未來會創設社交平台讓大家交換資訊。

 

 

我們的目標是任何國家的人要找任何國家的工作,都可以交給我。有個例子,我們有刊登過大英博物館的導覽員職缺,為什麼會有這聽起來好威的職缺呢?我的英國同學有次問我,認不認識在英國的中文母語人士,因為他們聘雇過的中國人,工作態度都好差。這份職缺刊登在mit.job這個網站後,很快就找到在當地Working holiday的台灣人投入導覽。

 

 

在網站上最多的資訊是IT產業,為什麼?其實工程師的文化差異小,像行銷就有文化隔閡。另一個重大原因是「全世界都缺工程師,軟硬體都是」。(硬體還是台灣未來的優勢)講到硬體就順便談成功案例的部分:有一家新加坡的中小企業要徵求會操作的硬體工程師,而新加坡只有頂尖學府有引擎、輪機工程相關科系,畢業生多進入大企業任職,但他們只是小公司,所以來台找人。

 

 

編:之前網路創業家程九如也提過現在很缺工程師人才,他還說這項技能不管何時開始學都沒關係。

 

 

林:我認為這是時代潮流,而且現在的科技產品生命週期短,間接使得人才需求多。就像我畢業時,媒體都說生技產業是下一個電子業,結果現在變生技慘業,我有很多優秀的高中同學沒念醫科都念生物科學,結果現在呢?(笑)其他全球都有需求的還有設計師,這就需要海外經驗,還有醫護人員。

 

 

編:哪個國家的職缺最多,台灣人又喜歡去哪些國家工作?

 

 

林:回答哪個國家最多前,先看一下哪個國家「最少」。我們傳統上認為要去美國工作很簡單,其實沒這回事。(搖食指)全世界都是由雇主擔保你拿到工作簽證,只有幾個國家例外,例如北韓、伊朗、美國,對,就是我們看似很自由的「美國」,進入美國前可是要「抽」H1B簽證,你送件後要抽籤才審,中籤率僅36%,更優秀的L1B簽證審核非常嚴格;還有,四月審核,十月才發簽證,哪個人願意等一個新人十個月。因此在美國職業部分,mit.job只能服務到在美國的留學生。

 

 

另外比較好找的,其實是德國、日本、韓國,因為法規很寬鬆。就看最近的難民潮吧,因為德國有人口老化與少子化,因此德國總理霸氣收下這些難民,給他們組合屋還幫他們上課,就是希望他們能成為德國人。日本企業不擅長使用這些人才,這是他們要學學德國的。

 

 

台灣人最喜歡往哪跑?我認為是比台灣好的國家,最大的標準是機會多,例如杜拜、新加坡、矽谷這些地方貧富差距也很大喔!但大家還是紛紛去找機會,為什麼?在台灣的人往上看,看到公司的上頭都是一堆五、六十歲的人,別說取代它們做組織再造,光是想升遷都要排隊,更別提辦公室文化了!那台灣的青年們為什麼不去一個肯努力就能翻身的地方呢?

 

 

編:那再談談人才逆差吧。有新聞都在說台灣人才真的留不住嗎?你的看法是。

 

 

林:有人說我好像在賣台灣人,但我是在滿足他們的需求,他們想找高薪工作,我來幫他們。偷偷透露,有台灣老闆問我,能不能幫他找到德國的獲獎設計師。我告訴他不談法規,專看薪資部分,一位得過紅點的設計師,在當地至少可領上個五、六千歐元,而你理應要多給。如果請了這個人,其他設計師怎麼辦。他只說「你能服眾我就幫你找!」

 

 

我認為與其討論人才外流,不如討論「機會外流」,因為最快出走的一定是企業,人是最後走的,不過人才外流也是企業轉型問題,為何不能提供更高的Pay。我在網站上有提過一件事,韓國前總統李明博在2008年提出「全球青年領袖養成事業計劃」,預計五年內培養實習、志工、正職就業者共「十萬青年大軍」,提供他們培訓、工作媒合甚至往返韓國的機票;還有三星每年選出地域專家,赴各國長住一年,學習當地語言並深入市場,了解當地文化,一切開銷都由公司吸收,到現在三星有超過6千名的地域專家,為三星在上百個以上的國家貢獻本地經驗,創造價值,這些人其實都為韓國當地所用,不算是流失,且這些人占了80%。

林昶聿在以色列看到三星手機看板

林昶聿在以色列看到三星手機看板(林昶聿提供)

 

網站上有威剛在法蘭克福、慕尼黑兩地的分公司工作資訊,看到這個讓我比看到十個外商刊登還高興,我多麼希望台灣留學生能夠為台灣企業所用,他們了解當地文化與市場。台灣的經濟奇蹟就是靠早期那些語言能力不佳,也拖一卡皮箱出國做貿易,以及在中餐館洗盤子的留學生。

 

 

更重要的是,人才是留不住的,如果有正確的市場需求,讓薪資上揚,而大家看到前景,學校就會加開這些科系。政府要做的是把開放、把餅做大、舞台做大,而不是蓋城牆擋。

 

 

編:對於想出國工作或是已經在國外工作的人的建議?

  

 

如果你想出國工作,要了解自己,有沒有上面兩個能力。我們未來也會開放免費的諮詢活動。你要證明自己,你是國際性的人才,如何證明?像是出國工作或留學經驗,沒有辦法的話也可以提出出差或與國外客戶互動的經驗,最重要的是「決心」柯P說過意願比能力重要,像是你要去二樓,但沒有樓梯,你會蓋個樓梯或是找梯子,就算拋繩子都要上二樓,但不想上二樓的話,即使樓梯在旁邊你也不會去走。

 

 

如果你已經在國外工作的話,就Enjoy吧,不然加入mit.job吧。其實順便談一下,我建議所有創業者「與現有的強者合作」,就像我們之後會加入聊天與互動功能,要指導晚輩或是詢問前輩都OK。

 

想投入海外工作行列請到:http://mit.jobs/

 

那些沒辦法寫進專訪的。

 

 

這次聊天有很多地方很有趣,但我左思右想,也沒法將這兩句話放進正確的地方,就擺在這裡吧。

 

Part1

林:你認為僱主要員工擁有的兩個特質是什麼?

 

 

編:這個......低薪和加班?

 

 

林:(苦笑)那是台灣。雇主在找的是兩個東西:獨立思考、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

 

 

Part2

林:為什麼沒有外國人來台工作?

 

 

編:因為台灣只有holiday workday,在假日工作。(這是鄉民梗)

 

 

Part3

林:這時代有很多左派與右派的爭論,右派講效率,也就是把資源集中在菁英上;左派講公平分配。但我認為兩者不衝突,只要做到「資訊公開」就能達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