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央社》,中國媒體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昨天正式宣佈,將中國的「二十四節氣」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案提到「二十四節氣是古代中國人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的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
二十四節氣包含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榖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若再細分,每個節氣還能分成三候,總共七十二候,非常地細緻。然而,二十四節氣形成於黃河流域,以當地天象與氣溫的時序變化為準,這套經驗歸納透過華夏文化逐步傳播至現今中國各地,然而南北氣候有別,身處台灣的亞熱帶,不僅七十二候大而不當,二十四節氣也未必準確。
最明顯的例子是秋分之後的節氣「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等名稱在台灣沒有實質意義,2011年,中央氣象局就建議將二十四節氣依台灣的天候更動名稱,做適當的因應。再比如說,根據《大紀元》報導,依民俗台灣人會在冬至進補,但依照台灣的氣候,近30年來,立冬的平均氣溫高達22.9度,最高溫到26.6度,並不算太冷,若依傳統節氣進補,是過猶不及,失去原來天冷進補養身子的意義。
然而,畢竟名稱千百年來華人社會用慣了,要改並不容易。事實上,儘管也有年輕一代的人質疑二十四節氣並不適用,其實古代人早就懂得因地制宜,在不同的天候環境下應用二十四節氣。比如古代種棉花,在華中地區的農人諺語是「清明前,好種棉」,華北地區則是「穀雨種棉正當時」,時間差了半個月,反映的就是這種靈活應用的智慧。
再者,地球的氣候越來越極端難測,如果因為二十四節氣無法反應氣候就改動,那恐怕不只台灣要改,整個華人世界都得時時更訂。
(所有圖片均取自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