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2010年,大陸兩位數員工跳樓事件後,郭台銘被學者罵作「臺灣之恥」,排山倒海而來的社會壓力,以及肩上沈重的死亡十字架,讓他這段時間真的很辛苦。
「鴻海被污蔑到這種地步,令人痛心。」鴻海總財務長黃秋蓮當時開記者會時公開說,這對鴻海是很大的打擊,員工也都很灰心。
「是不是臺灣要逼我們出走?」郭台銘當時還自問說,他到底要如何做,台灣社會才會認同?
郭台銘因此決定,暫緩鴻海在台灣的各項投資計畫。這句話很重,也很刺耳。
因為鴻海的經營規模愈來愈大,在兩岸、甚至全球的影響力愈來愈高,郭台銘的管理心態如果有一絲偏差,一言一行走向錯誤極端,被影響的可能就是成千上萬的員工,甚至是一整個社會。
雖然郭台銘為兩岸帶來了漂亮的GDP數字、出口總量,以及減少了失業人口,但「臺灣之光」與「臺灣之恥」就在一線之間,好比是一把兩面刃。
的確,郭台銘很愛開支票,但卻沒有想過他講的每一句話,都會被外界放大解讀,甚至興起很高的期待心,結果他卻選擇不再投入,或根本只是隨口說說,大家的失落感自然很重。
最大的空頭支票,則是在2008年8月,前行政院院長劉兆玄在上任後首次拜訪郭台銘時。郭台銘當場對劉允諾斥資1000億元,在臺灣打造「數位環保科技城」。
在全球節能減碳的風潮下,這個數位環保科技城自然受到人矚目。郭台銘的概念是:用造新市鎮的方式,來打造鴻海營運總部,也就是形成一個數位環保科技城,裡頭涵蓋無線寬頻科技、數位醫療以及人文、教育訓練等等,是一個可以容納24萬人居住的好環境。
鴻海將因此增加2萬名工程研發人員、5000名技術性工作人員與5000位全球營運管理人員的工作機會。當場讓劉兆玄聽了好生歡喜,因為郭台銘願意投資,是促進臺灣經濟的最佳推手。
但數位環保科技城大計,現在連個影子都沒有。當郭董又向新北市政府開砲時,還記得這些支票與承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