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向,航向偉大的航道!
張正/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負責人
2016-09-28 10:38

 

如果沒有google幫忙翻譯,這幾個字你認得嗎?

 

「tidak」、「hindi」、「không」、「ไม่」、「មិនមាន」、「ບໍ່」、「မဟုတ်」

 

先別說認不認得,光是要分辨這些是哪一國的字,多數的台灣人恐怕都會面露驚恐。

 

是的,這些是東南亞各國的文字,意思是「不」。依序分別是印尼文/馬來文、菲律賓Tagalog、越南文、泰文、柬埔寨文、寮文、緬甸文。

如果一定要南向,也許可以把這個認字遊戲當作「測字」,猜對了哪一國的字,就去哪一國。如果一個都猜不到,那……

 

不像北方胡虜西方列強東方日寇擁有進犯中原的能耐,在古老的過去,南方蠻夷鴃舌小國林立,總是乖乖稱臣納貢,以致於「我們」幾乎忘了他們的存在。不過,這恐怕是延續了過去大中國華夏正統的不合時宜。如今的「我們」,立足台灣,眼觀四面,沒有道理漏掉「南面」這廣袤多樣的東南亞。

 

無奈的是,台灣官方過去潛心建設復興基地,最多只和華僑以及同為美國陣營的東南亞強人打交道,沒把東南亞放在眼裡。當然,台商台幹在台灣經濟起飛之後沒閒著,循著數百年來華人先祖的足跡,在缺乏政府奧援的狀況下單槍匹馬闖蕩南洋。並且也一如華人先祖,少數人發達致富功成名就,多數人鎩羽而歸,或者留在當地默默營生。

 

直到近年中國崛起,台灣官方開始「比較」重視東南亞,分別在李登輝、陳水扁總統任內,提出過三次類似的「南向」、「南進」。而剛剛卸任的馬英九政府,也不是沒有南向。

 

 

以我較為熟悉的文化部來說,從龍應台擔任部長開始,下屬各個美術館、博物館即頻繁舉辦各種東南亞展覽,並推出「翡翠計畫」等方案,鼓勵民間團體邀請東南亞藝術文化界人士來台交流,2015年更大費周章組織了「東南亞事務委員會」。

 

在外交部方面,除了增加認識東南亞的內部訓練,也開設了東南亞語文課程;外交部所屬的光華雜誌,則另外發行了東南亞三國文字(越南、泰國、印尼)的版本。教育部也已研議定案,預計自107學年度起,在國小的母語課程時段增設東南亞語言文化的教學;而在高等教育的部分,各校也都蠢蠢欲動,陸續增設東南亞相關課程。

 

在這些基礎上,蔡英文政府除了在總統府設立以「研議策略」為任務的「新南向政策辦公室」之外,要做什麼?與「舊」南向又有何不同?目前實在看不出來。不過無論如何,擎起這一面「新南向政策」大旗,提出「以人為本」、「雙向交流」、「資源共享」等等概念,總是好的,替官方各部會、民間各團體指出方向,讓大家各憑本事各盡所能,一同南向。

 

東南亞是台灣的鄰居與家人,我百分之百贊成南向。其中針對「以人為本」的新南向政策,我曾經寫了一篇《拒絕「以錢為本」的南向政策》,提出「學語言」、「交朋友」、「讀書」這三個統稱為「東南亞識讀」的路徑。

 

之所以要學一點東南亞的語言,是為了展現交流的誠意,也讓自己到當地時方便一些,破除以為仗恃美語日語就足以暢行地球村的迷信。

 

 

之所以說要交朋友,是希望台灣在向南出發之前,先正眼看待台灣既有的八十萬東南亞婚姻移民和移駐勞工,並且交一兩位東南亞移民移工朋友,練練自己的膽識。

 

三條路之中的「讀書」,則是最老少咸宜的基本功。畢竟學語言講究天份、交朋友得看緣分,而自個兒靜下心來讀書,涉獵相關知識,則是從自身的興趣或事業出發,既收短期實效,又有長遠價值。不管未來南向不南向,都有益無害。

 

特別強調,這裡說的讀書,不是要大家去讀東南亞原文的書(這太強人所難了),而是去讀翻譯成中文的東南亞相關書籍。所以,政府與民間出版社也有即刻可以著手進行的任務了!就算國內沒人能寫,至少可以從英文或日文翻譯過來。至於要出版哪一個類別?其實小說、漫畫、宗教、科學、歷史、社會、藝術、政治、經濟、旅遊、吃喝玩樂……都行,反正在台灣的書店裡,有關東南亞的書太少了,也難怪台灣對於東南亞的認識這麼匱乏。現在趕緊出版,隨便一本都足以稱霸藍海。

 

XXX航向偉大的航道

 

說到台灣的「新南向政策」,總會想到「中國因素」。而且,中國之前不久才提出規模宏大的「一帶一路」,中國的廠商、工人、資金也已大舉進軍東南亞。在這樣的情勢之下,台灣的南向還有什麼機會呢?

 

我想說的是,不管別人怎麼做,我們就做我們能做的、該做的吧!東南亞匯聚了多種語言、文化、宗教、民族,而台灣緊鄰東南亞,在地理、歷史、人種上,甚至是東南亞的一部分。不論是讀萬卷書或者行萬里路,想要認識世界、再回頭認識台灣,第一步,就是前進東南亞。

 

而台灣也不是沒有優勢。台灣的優勢,在於我們有最自由的言論,最多元的出版,也在於我們混搭了中國、日本、歐美的元素,以及台灣原住民與東南亞南島民族的血脈相通。尤其,我們不要老是在意別人把台灣(Taiwan)聽成泰國(Thailand),該在意的是,我們是不是真的認識東南亞、認識世界?別人認不認識我們,是他們的事,操之在人;我們認不認識世界,才是我們自己要做的功課。

 

本文或兩岸公評網授權,原文網址:http://www.kpwan.com/news/viewNewsPost.do?id=1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