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美元的泛PoS生態:哪些問題需要我們認真考慮?
Meltem Demirors / 譯者:Eric / 來源:橙皮書orangefans / 何渝婷編譯
2019-04-03 09:45

2019年將成為「權益之年」,有許多公司致力於產品,服務、項目、投資產品的開發,以及尋求發展、商業化和推進權益的模式主動權。過去6個月,相關企業和項目的進展讓人對權益生態的發展印象深刻。

 

不得不承認,泛PoS生態(包括DPoS、主節點系統等)在現有的區塊鏈項目中佔據了相當的比例,未來也將有更多項目參考這樣的機制。對於比PoW更加靈活的一種機制,PoS的發展有哪些需要考慮的問題呢?

 

目前權益證明項目的狀態

 

截止2019年3月26日,有11個市值超過了1億美元的PoS(權益證明)協議,其中包括其他類型的PoS模式,例如主節點系統。這些協議的總價值接近90億美元,平均每年的投資回報約為5%。這意味著目前的權益市場,每年至少有4.5億美元的權益獎勵。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十億美金級別的網路項目,包括幣安的BNB和Cardano(ADA),正準備轉換到PoS機制,也有許多在推進過程中的網路項目將會採用PoS機制。目前看來,這些網路協議保守估計價值80億美元。如果我們採用同樣5%的回報率,這個市場預期每年會有4億美元的回報。保守估計顯示,在19年年中,權益市場市值將達到數百億。可以想像,利用相對低風險的投資策略進行投資的產品、服務和投資工具的競爭格局正在升溫。

 

誰在參與其中?

 

投資者是受託人,如果他們長期持有資產,就應該賺取通貨膨脹的比例,以保持其在整個網路中的佔率。大多數基金還沒有足夠的能力,也不想親自參與PoS網路其中的事宜。個人投資者也沒有能力學習、跟進和參與到每一個協議所精心設計的機制中去。

 

每個人都必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收集有效的數據,和進行基礎性的研究,僅僅是理解每個協議的工作方式,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從服務提供者的角度來看,還沒有一個實體可以向每個網路提供服務,更別提長期的服務,因為並非所有的網路都是完全相同的。因此想要研究透徹就需要很多專業知識,然而還沒有一個企業或組織,可以將所有協議研究透徹。

 

有大量的利益相關者將受到權益生態系統演變的影響,並對形成結果持有既得利益。其中一些參與者比較被動,一些則比較主動。然而,所有的參與者都將在未來的權益生態中發揮關鍵作用,並應成為有話語權的人。下面的圖表詳細說明了目前在權益生態系統中的一些關鍵參與者。

 

未來,一個功能性的權益生態系統建立,將取決於這些締約方之間的持續合作和溝通。有關這個生態如何更好地建立,我們拋磚引玉地提出幾個問題,大家可以共同探討:

 

成為傳統金融附屬品?

 

PoS最初的設計理念一定程度上參考了上市公司股權的架構,就目前的PoS項目看來,持有Token的很多權與責,都與傳統金融市場中的某些資產很相像,所以也更容易被很多新入投資者接受。

 

但本質上,PoS是再造了一個經濟體系,所謂的stake holder所承擔的遠不止董事會的表決權,而是要為整個項目的各個環節付出力所能及的努力,甚至是經濟體系的重構。

 

從微觀角度來說,單個項目是否要學習有限合夥企業的稅收優惠制度,來轉嫁一部分費用給投資者?如何有效地、準確地計算、管理和處理回報,例如是通過合約發放收益還是通過其他方式?收益是定期兌現還是允許複利投資?收益是以token的方式發放抑或是混合其他資產?收益稅具體如何管理?

 

從宏觀角度來說,對於整個PoS市場,如何設計投資產品的參數?如何管理波動性和權益收益?使用固定還是浮動收益率?預測市場,合成衍生品和其他避險策略如何與權益策略相結合為投資者提供更理想的產品?

 

把PoS設計成一個理想化的獨立經濟體系,還是類似傳統合夥企業架構,是又一個To Be or Not To Be的問題。

 

如何引入稅務、法律及監管機制?

 

顯然,在這個新興世界中,需要探索出一個全新的法律和監管環境。慶幸的是,幾乎所有參與者都堅定地認為與監管機構的協調合作,符合權益世界的最高利益。這包括宣傳工作以及模板、工具和標準的創建,還包括法規、稅收、內控和披露標準。

 

首先有一個有關權益收入的定性問題,這究竟是股息收入、被動收入、儲蓄收入、1099 MISC收入(又稱雜項收入,用於向美國國稅局上報「非僱員收入」),還是別的什麼東西?在稅收方面,公平市場價值的確是一個最棘手的問題,因為大多數時候,幣幣交易所的市場價格並不反映可以買賣的頭寸價格。也許使用粉單交易和場外交易市場的定價規則會有所幫助。

 

另一個想法是創建像LIBOR(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這樣的東西,有一些產業參與者創建了利率設定機制,包括交易所和場外交易平台。當來自世界各地的稅務監管機構開始收緊這個領域的監管時,他們可能會利用該領域公司現有的制度作為參考。因此,設置一個經過充分研究和支持的先例非常重要。

 

美國的一些公司已經開始起草相關內容,並為了更清晰地瞭解美國市場而努力。這些公司同意共享這些模板,而參與者也將積極致力於建立這些文檔的公共知識庫。此外,一些公司同意率先聘請領先的專業服務公司,在探索和研究之後發布一些引言和初步意見,以幫助發展該領域。

 

經濟結構如何在參與者中顯得更「去中心化」?

 

羅納德·寇斯在公司理論中描述過,行為經濟學過去100年也一直在討論的問題是:在代理(服務提供商或協議團隊)的利益與委託人(投資者)的利益相衝突的情況下會發生什麼?

 

答案是可能會出現利率固定和卡塔爾行為(由一系列生產類似產品的獨立企業所構成的組織,目的是提高該類產品價格和控制其產量)。而這一問題的解決方案正是PoS的基本思路:為出售投票權創造一個二級市場,從而為治理創造了一個獨立的市場,為防止搭便車的行為,使用token經濟來獎勵提交協議升級的人,讓參與者享有更多話語權。

 

但這種Token經濟如何更「去中心化」地,公平地激勵到每一個人,以防止利益衝突呢?

 

第一個問題中,我們主要關注點在於給投資者分配怎樣的獎勵,而這裡就需要思考怎樣分配獎勵。除了我們會自然想到的設計好基本經濟模型之外,這裡還有一個很超前的思路。

 

這個想法或許很快會在EOS上實行:為了解決前人過分發掘有限的資源,對後人不公平的問題,項目可以每年向所有token持有者收取5%的費用,用於第二年的重新分配。這樣100年內就會有99.5%左右的初始資源會被重新分配。這就是「普遍資源繼承」(URI,Universal Resource Inheritance)

 

當然,除此之外,EOS引入的爭議解決機制即「憲法」,也是值得泛PoS項目借鑑的。

 

是否需要設置專有名詞?

 

在不同的PoS項目中,可能對同樣的名詞會有不同的解釋,而且這些理解上的差別可能會非常細微,所以我們還是傾向於用一種更加大眾化的,標準化的描述方式來解釋項目運行的機制。

 

目前我們大都是類比傳統的金融概念,來對項目中一些環節進行解釋,但這難免會產生一些誤解,比如token的性質、收益分發的方式等等。

 

在此基礎之上,國外的組織建立並共享了Staking 101文件,並確定標準化常用術語和定義的方法。這些努力的目的並不是使語言商品化,而是在如何解釋「權益」上創造更多的一致性。

 

整個Staking economy世界還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後續會怎麼演化,我們也不清楚,但是一定會很有趣:)

 

本文為金色財經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百億美元的泛PoS生態:哪些問題需要我們認真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