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學的教育品質,究竟墮落到何種程度?大學教授人才持續外流,高中畢業生紛紛赴美國、香港念書等,都已經是長年老問題。
最近有一本新書,名叫《高教崩壞:市場化、官僚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東海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英國華威大學社會學博士曾柏文,在本書的推薦序,「後冷戰的高教變遷:歷史脈絡與三組核心問題」,寫出背後甘苦談。Knowing帶你搶先看!
過去十多年間,從歐美到亞太地區,浮現許多對於高教崩壞的喟嘆。
在高教機構最密集的美國,面對冷戰結束後政府經費的緊縮,促使許多大學更加仰賴諸如企業贊助、授權金、學費等,透過市場媒介的財源,對高教體系帶來進一步的市場化(marketization),或稱為學術資本主義(academic capitalism)的穿透。
這樣的變化,讓許多知識分子提筆針貶,大學市場化對高教理念的侵蝕,行銷導向如何讓大學不斷「秀下限」,甚至一向被視為指標的哈佛大學,也被描述成徒具「失去靈魂的優秀」。
這種快速崩壞的趨勢,有可能踩煞車嗎?可能方向有三:
1. 敦促政府擴大高教財政支出,提高師生比,這也是目前高教工會努力的方向。
但以目前台灣政府預算吃緊,除非能配套加稅,不然就是得排擠其他預算,政治阻力不低。
此外以當前台灣的「防弊意識」,更多的資源挹注,往往帶來更高強度的國家管控,以及更多的評鑑稽核成本。倘若要求政府資源,往往不容易在倫理上堅持大學自主。
2. 仿造美國,走向「市場化」。
一方面,可將高教視為輸出產業,定位為「全球最優質的華文高等教育」,大幅吸納境外學生,收取符合成本的差別學費。二來在知識生產傳遞上,提供各種「更貼近市場」的調整創新。
除了既有的各種產學合作、研發權利金、在職專班,發展諸如專業諮商、人資代訓、類智庫的專案研究等等各種「收費知識服務」。但這種走向,不免衝撞到台灣社會對於「大學」的傳統價值想像。
3. 將過去行之有年的(校友或企業名人)的「捐助」,進一步推向「公眾集資」之路。
前文討論大學定位時談過,整部高教史,展現出大學「逐漸『嵌入』當代社會脈絡」的趨勢。
這種嵌入,一方面來自對社會資源(相對於教會、王族或少數巨富)的倚賴加深,二方面來自,在高教體系索求社會資源時,被同步要求回饋給社會更多價值。
然而「市場化的知識服務買賣」,僅為這種過程的一種可能;資源索求與價值回饋的對價關係,理論上,還可能以公民集資、集體信託的形式為之。
以上三種方向,分別把大學推向國家、市場、與公民社會,實際方向,涉及台灣社會的集體選擇。不過或許最務實的解答,會是針對大學不同部門的屬性,混搭前述不同的路。對有高度商業潛力者,如商學、設計、工程、生醫等,放手從市場汲取資源;以將有限的政府或公共資源,集中於那些「最遠離市場、卻也最需要保護」的大學傳統核心領域── 例如人文、社科與純科學。
圖片來源:群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