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侵案頻傳 你支持「化學閹割」嗎?
李雅茹/編譯
2016-12-08 10:00

 

一名6歲女童遭姑父性侵案還沒有過去多久,前些日子又一個女孩因不明原因去世了。雖原因還未被查明,但在中國大陸微博的熱門評論中,依然是對於「戀童犯」的怒不可遏。

 

 

圖/@澎派新聞(微博)

 

可以看到,大家不由自主就能想到兒童性侵事件,而每當提起兒童性侵案,對孩子的同情和對罪犯的憎恨對比非常鮮明。同時有關是否應該實行「化學閹割」的呼聲也越來越高了。

 

 

圖/@財經網(微博)

 

那麼「化學閹割」究竟是什麼?它有用嗎?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又是如何利用的?讓我們暫時收起憤怒,全面的來瞭解一下「化學閹割」吧。

 

什麼是「化學閹割」? 

 

化學閹割,是一種藥物控制法,通過服用、注射抗雄性激素藥物或避孕藥,以減少男性荷爾蒙,抑制性衝動。與移除切除睾丸或卵巢的物理閹割不同,化學閹割不會真正閹割人,也不會使其絕育,但會讓人出現「雌性化」的現象,比如:乳房發育症、體毛減少之類的。

 

 

因這樣的作用「化學閹割」曾經還被用來治療同性戀。著名的數學家阿蘭‧圖靈就是被迫治療同性戀而選擇了被閹割,最後自殺身亡的。但是如今「化學閹割」被很多國家立法成為針對幼童強姦犯的刑罰,比如美國、丹麥、德國、英國、瑞士、瑞典、韓國、印尼等等。

 

美國:一旦再犯必須接受閹割

 

1996年美國加州刑法典首次在法律中規定,如果在假釋期間第二次犯罪,任何對未滿14歲的未成年人實施性侵者必須強制接受化學閹割。到目前為止,美國共有9個州實施強制(兒童性侵犯罪者)或自願的化學閹割。

 

德國:要麼蹲監獄,要麼被閹割,你自己選

 

德國法律規定,與年齡在14歲以下未成年發生性行為一概視為強姦,量刑一般在10年以上,作案者可以選擇蹲上十幾年,也可以選擇被閹割。

 

波蘭:凡是強姦幼童的一律強制閹割

 

波蘭規定,強姦15歲以下兒童或者近親的戀童癖罪犯,必須在出獄前接受「化學閹割」。但法庭在下令前必須考慮精神病學家的建議。

 

英國:展開試點,自願治療

 

對戀童癖者提供抑制性慾的藥物,戀童癖者可以自願參加通過激素和抗抑鬱藥物控制性衝動的治療。

 

俄羅斯:終身監禁+強制閹割

 

20132月,梅德韋傑夫簽署了對戀童癖慣犯實施終身監禁和化學閹割的法律,並禁止對性侵14歲以下兒童的罪犯進行緩刑判決。

 

韓國:亞洲第一個立法實施「化學閹割」的國家

 

凡是性侵16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的犯人,在出獄前2個月將進行最長15年的「化學閹割」,並且這些犯人還會被裝上電子追蹤器。

 

 

而這些實行「化學閹割」的國家,他們大多有以下特徵:

 

1. 大多數自願,且針對屢教不改的戀童癖犯罪

2. 在法庭下令前有對犯人嚴格的認定程式,且必須參考精神病學家的建議

3. 發生過惡劣的女性或兒童性侵事件,並助推了立法的形成

4. 對「兒童性侵害」的相關法律法規制定較為完善

 

 

但即便有嚴格的程序或者基於自願原則,「化學閹割」依然是一個受到全世界爭議的行為,首先「化學閹割」是否真的有效,還有待研究。

 

雖然有一些資料表示,接受「化學閹割」的性犯罪者,短時間5年內再犯罪的比率明顯降低,從40%減少到5%,但同時也發現,如果把時間拉長到 15年至 25 年,性犯罪者再次犯罪率卻高達35%45%。也就是說「化學閹割」很容易造成罪犯的報復心理,藥物雖然能使性慾降低,卻不能改變犯罪的其他相關因素(如偏差的性觀念、反社會的思考模式等等)。

 

其次,有人認為「化學閹割」損壞犯人健康和人權,是歷史的倒退。「化學閹割」的確會對犯人健康造成一定影響。比如女性化特徵顯著、骨質疏鬆、肥胖症、心血管疾病等等,因此很多人認為「化學閹割」是十分侵害人權的行為,是一種歷史的倒退。它人為干預人的身體機能和器官,這跟過去的太監本質都是一種酷刑。

 

 

說到底「化學閹割」終究是一種以懲罰、治療為主的預防手段,難以從根本上杜絕兒童性犯罪。而說到預防,兒童性教育、對留守兒童的保護、學校的監管以及法律的不足,似乎是比如何處置犯人更重要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