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圍籬是萬靈丹? 還需後續宣導演練
呂姿穎
2015-09-04 22:12

雙北市政府因為今年上半年,發生一起震驚社會的台北市北投文化國小女童割喉案,開始更重視國小學童的校園安全。而架構起了電子圍籬,設置紅外線監視系統,就真的能夠保障學童的安全嗎?

 

人臉辨識系統

 

電子圍籬是透過監視器或紅外線偵測,感應到外物入侵之後,進而通報學校進行下一步行動。臺北市是採用監視器搭配辨識系統軟體設定熱區,只要有外人入侵,或是在熱區停留時間過久,就會在電腦上顯示。新北市的紅外線圍籬,則是在學校四周裝設紅外線感應器,一有人侵入校園就會通報學校。

 

先不論有效無效,光是在人臉辨識上就有很大的問題。學校屬於半開放空間,上下學除了學生、家長、老師與學校行政人員會進出之外,平常還有教科書送貨人員、營養午餐供貨商、放學時間來運動的周遭居民,以及因為各種理由進到學校的人員,辨識系統真的都能一一分辨清楚嗎?

 

再先進的機器,都需要人的配合

 

根據《聯合報》報導,亞洲警察學會秘書長葉毓蘭指出,設備貴重與否不是重點,重點在於使用者是否能夠解讀危險,電子圍籬是警示系統,不是排除危險的器材。若是使用者沒有完整的訓練與一定的熟悉程度,再貴的器材都只是裝飾品。

 

此外,也應該要與周圍的社區巡守隊、志工一同進行校園周邊巡邏,透過校園內外的合作,加強維護校園安全。而學校也需要經過多次的演練,才能對於器材的使用,以及該如何啟動緊急SOP,達到一定程度的熟悉。

 

雙北市政府願意更關注校園安全,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這筆經費的花費,想要得到相對應的價值,還需要仰賴後續的宣導與演練機制,才有機會。

 

圖片來源: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