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企業先進講的直白,如果比規模、比成本、比價格,臺灣沒有任何條件可以跟隔壁的強國比。如果比彈性、比價值、比整合能力,臺灣應該還有勝出的優勢。
如果從近期經貿數據分析,如:(一)GDP成長不佳:台灣今年GDP預估成長1.47%,但今年首季南韓是2.7%,新加坡是1.8%,台灣是負0.84%,呈現連續第三季的負成長;(二)進出口雙雙衰退:出口已連續15個月衰退,去年全年出口衰退10.6%,進口衰退16.5%,今年前四個月出口衰退10.7%,進口衰退12.7%;(三)海外生產比例創新高:台灣的海外生產持續走高,去年已逼近60%,90年代初海外生產比例只有16.96%,到了2010年已到50.52%。2014年台灣接單中國大陸生產的比重更高達47.1%。可以看出臺灣經濟的困局在出口,而出口的困局在於國際貿易數字普遍下滑與海外生產比例過高。
要解決當前經濟的困局方向也沒這麼複雜,就是提振出口競爭力,如果這是答案,看起來好像很簡單就是經濟事務主管機關傷腦筋即可。但如果細分依不同產業觀察,卻會看到截然不同的狀況。
例如臺灣古董車/改裝車/汽車售後服務產業的產值很高,因為臺灣古董車/改裝車/汽車售後服務產業的活躍,某種程度促成美國通過排除環保法規與車輛檢驗規範的小批量古董車生產的法案(Low Volume Motor Vehicle Manufacturers Act of 2015),而限制這些產業發展的其實是臺灣的環保、交通安全法規。
例如決定未來歐美內衣機能布市場方向的軍火商,其實是臺灣桃園大園工業區紡織廠,他們產品的機能優劣,決定歐美女性內衣出著舒適與否。限制些產業發展的其實是臺灣的勞工、環保與用水的法規。
這些高毛利、高市場價格決定力的企業,毛利多在4成以上,他們不缺訂單,但是他們遇到的其實是環保、勞工、交通等其他部門法規的限制,造成他們空有市場與需求,但因為產能無法擴充只能忍痛砍單。
這些觸目驚心的經貿數字,某種程度表現出產業發展的困境,就是過度側重低毛利產業,因為主流產業毛利偏低,所以土地、稅賦、水電、勞工等條件無法大規模調整;因為毛利偏低,所以品牌、研發、人才培育無法大力發展;因為毛利偏低,所以企業缺乏勇氣無法大力投資新興產業,只能透過企業主個人的天使資金參與新興產業發展,因為毛利偏低,企業只能逐低成本而居,只能與紅色供應鏈合作,只能一路向南,向西前進。
臺灣要告別這些困局,走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下一步,一定要的思考與決心是:「感謝一路上的相扶相持,但從今而後讓我們分手吧,低毛利產品!」
延伸閱讀:女神們在夏天最討厭的14個尷尬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