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合約的真相(下)
李麗詩頻道/張詠晴編譯
2018-09-13 10:50

「預言機」只是一個弱化的法官

 

即使沒有圖靈完整性,智慧合約依然聽起來很好。畢竟,大家都不想去真正的法庭,使用智慧合約不是比普通合約容易得多嗎?

 

智慧合約不是也可以應用於房地產嗎?當Alice可以證明房子是她的,Bob可以付錢購買這所房子,就不存在著所有權的問題,人們可以在無需信任、不需要法官、中間人或保險機構的環境中,依靠電腦程式來履行合約。聽起來就不錯,對吧?

 

然而這裡有兩個問題。第一,由中心機構來執行的智慧合約,並不能做到真正的「可信執行」。至少,你還得依賴這個中心機構。要使智慧合約真正做到「可信執行」,需要的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平台。

 

這就引出了第二個問題。在分散式的情況下,只有透過建立數位世界和現實世界之間的連結,智慧合約才可能真正運行。也就是說,一旦在數位世界中,房子的所有權發生改變,那麼現實生活中房子的所有權也必須發生改變。數位世界需要「對應」現實世界。這被稱為「預言機問題」(Oracle problem)。

 

當Alice把房子轉讓給Bob時,智慧合約需要知道的,是她在現實生活中,也確實把房子轉給了Bob。有幾種方法可以做到這一點,但它們都有同樣的基本問題,因此需要有一些可信的第三方,來核對現實世界中的情況。

 

 3

 

例如,Alice把房子轉化為數位貨幣,並透過轉讓數位貨幣的方式,把房子轉讓給Bob。問題出在這裡:Bob需要相信這些數位貨幣確實代表了真實的房子。必須有一些「預言機」來擔保,將代表房子的數位貨幣轉讓給他的同時,也完成了法律上房屋所有權的轉讓。

 

此外,即使政府當局明確證明這些數位貨幣確實代表了房子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果數位貨幣被偷了,代表這房子現在是小偷的嗎?如果數位貨幣丟失了,代表這房子已經賣不出去了嗎?這房子的數位貨幣能重新發放嗎?如果是的話,該由誰來發?

 

在司法管轄的範圍中,有形資產除了要遵循智慧合約之外,還需要遵循其他司法規則。這也意味著,智慧合約中的所有權,並不一定等同於現實世界中的所有權。並且,與普通合約一樣,仍然存在著信任問題。如果智慧合約最終還要依賴第三方,那麼它「可信執行」的特點也就無從說起了。

 

像電子書、醫療記錄或電影這樣的數位資產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這些數位資產的「所有權」最終要由其他權威機構來決定,也對預言機有依賴。

 

從這個角度來看,「預言機」只是一個弱化的法官。

 

你真正得到的不再只是機械的、簡化的執行,而是經過所有對風險的評估後,所產生的複雜性。換句話說,你使用了「智慧」的合約,卻仍然依賴第三方,撰寫合約的過程也因此而變得更加複雜。

 

結論

 

我希望智慧合約可以更實用一點。但是,由於傳統合約中有很多約定俗成、或者難以說明的部分。而智慧合約只能執行條理清晰的指令,這些無法明確說明的隱形條款,根本無法透過智慧合約表現出來。

 

此外,圖靈完備比較容易受到攻擊,會導致各種意想不到的行為出現。我們應該將智慧合約標記為「圖靈易損」(Turing-vulnerable),而不是圖靈完備。

 

智慧合約很容易被攻擊,難以得到保障並應用到無需信任的環境中,而且對外部有太多依賴,導致它無法大規模的被應用。

 

 

上篇連結:

智慧合約的真相(上)

智慧合約的真相(中)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智慧合約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