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938年成功提煉出盤尼西林(青徽素)後,抗生素一直是人類對抗病菌的有效武器。但細菌與病毒的繁殖速度快,演化也快,容易產生抗藥性。因為人類濫用抗生素,經過長期選汰後終於產生讓醫生束手無策的「超級細菌」。今年1月,美國內華達州一名婦女被超級細菌感染,市面上所有的抗生素都醫治無效,最後婦女死亡。根據一項英國研究預測,超級細菌在2050年時可能會造成全球1000多萬人死亡。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最近形容抗藥性細菌是「對人類健康、發展和安全的根本威脅」。她警告,如果對此置之不理,超級細菌的致命率將會在40年內變得比癌症更高。
醫學界早已著手研究對付超級細菌的方法,也偶有嶄獲。最近,澳洲雪梨大學的科學家就發現了一個獨特的方法。根據《明日科學》,被稱為塔斯馬尼亞惡魔的袋獾,其分泌的乳汁含有一種多肽(介於胺基酸與蛋白質之間的有機物質)能殺死幾種最致命的的病菌與真菌,研究人員對此寄予厚望。
(圖片取自flickr)
根據《維基百科》,袋獾是腹部有肉袋的動物,如同袋鼠一樣。這類動物的幼兒因為在母體外發育,會接觸到外界的病菌,所以從母乳得來的營養是他們能否順利長大的關鍵。而科學家從袋獾母乳中發現一些多肽物質能夠殺死抗藥性細菌。
根據《中國時報》,每種哺乳動物都會透過母乳提供幼兒抗菌肽,而有袋動物的抗菌肽數目遠多過其他動物,以人來說,我們只有一種抗菌肽,而袋獾有6種。參與這項研究的博士候選人Emma Peeli另外表示,尤金袋鼠的乳汁中有8種抗菌肽,目前科學家正在檢測無尾熊的乳汁。科學家從袋獾的基因組抽出相關序列後,已人工製造出一種名為cathlicidins的抗微生物胜肽。
袋獾瀕臨滅絕
諷刺的是,有望拯救人類未來的袋獾因為人類的獵捕數量已快速減少,這個現存最大的食肉類有袋動物正瀕臨滅絕。雪上加霜的是,袋獾還受到死亡率相當高的面部腫瘤疾病威脅,受威脅物種科學委員會研究發現,從1996年首次發現面部腫瘤疾病後,袋獾數量減少了七成!
澳洲政府在2009年將袋獾從易危動物轉為瀕危動物,並展開一系列搶救措施。2011年,塔隆加西部平原動物園(Taronga Western Plains Zoo)保存了袋獾的卵和精子,這些冷凍的配子未來可能是挽救袋獾命運的關鍵。
(首圖取自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