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長潘文忠在昨日宣布在107學年度將東南亞語言列為國小語言課程後,引起社會上一些討論,不管是「英文都學不好,還學東南亞語」、「東南亞語竟然要列為必修」之類發言都有,但是你知道其實語言選修已經在國小很久了嗎?
從鄉土教材到本土語言
其實在民國96年的教育部報告中,就可以看到在學前的鄉土語言政策方向是以「先母語、後國語、再英語」,而早在90學年度開始,鄉土語言就已經被列為正式課程,從小一開始學習,在當時的選修語言就有閩南語、客家語及原住民語讓學生選修。
在90學年度開始推動鄉土語言政策時,教育部也進行一系列的種子教師培育,並且在這項政策的推行過程中,也有舉辦相關語言的演講競賽等,並且政府也有開辦這些語言能力檢定的考試。不過不知道從何時起,鄉土教材這樣的名詞就已經不存在於國小教育中,取而代之的是「本土語言」。
而在政策的推行過程中,教育部也針對本土語言進行一些調整,如原住民語的書寫系統制訂、公告閩南語、客家語的拼音方案、公布閩南語及客語的推薦用字與網路辭典、辦理認證考試等,並且教育部也從95學年度起,規定各學校每周選定一天做為台灣母語日,鼓勵當天完全使用母語進行溝通。
東南亞語真的會變成必修嗎?
因為台灣的新住民與新住民子女的數量逐漸增加,相對的東南亞國家的文化、語言也與我們的生活日漸密切,因此107學年的語文領域課綱中新增新住民語這一個選擇項目,做法是將「本土語言和新住民語文」這項列為必修,意思是只要從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越語、印尼語......等選一種語言做為必修即可,讓學生自己去選擇除了國語、英語外的第三種語言,並非指每位小學生都要去學東南亞語。
(首圖來源:Jeff Peterson@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