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披薩事件啟示錄:「佛系持幣」不再是最佳選擇
鏈上觀/張詠晴編譯
2019-05-27 17:04

 

2010年5月18日,工程師Laszlo發文稱,希望用一萬枚比特幣換取2份大披薩,3天後,密碼學愛好者Jercos花了25美元,購買了兩份披薩寄給了Laszlo,獲得了一萬枚比特幣。 

 

接收了一萬枚比特幣的Jercos,並沒有等到2017年12月份比特幣最高2萬美元的時刻,這10000枚比特幣在超出10倍收益後,也被他出售了。

 

想必近一年進場的朋友都曾扼腕嘆息,要是能早幾年進入數位貨幣領域就好了,搞不好已經妥妥的財富自由了。然而看到這個比特幣換披薩的故事,你應該會明白一個道理,很多事情錯過了,便是錯過了,做這種「早知道」的假設無任何意義。

 

透過比特幣披薩事件,我們至少應該獲得以下啟示:

 

「佛系持幣」或許不再是最佳選擇

 

現在主流媒體還在大肆宣揚儲存數位貨幣的超高回報,以至於給大部分人造成一個錯誤認知,數位貨幣投資一定要佛系持幣,買進賣出的交易行為,只會增加踏空和套牢風險。

 

儘管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佛系持幣的收益或許是最高的,但比特幣誕生之初的願景就是用來流通的,作為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支付場景應大於其他。Laszlo透過比特幣披薩買賣事件,賦予了比特幣更強的流通屬性,這在比特幣發展史上絕對是有突出貢獻的。

 

當然,礙於比特幣的區塊容量和延時確認特性,用比特幣來充分流通尚面臨重重困難。但後續側鏈、閃電網路的出現正是在做這樣的努力。比特幣現實的價格波動性是因為資訊不對稱,有籌碼的早期投資者以當前價格,向新入場的投資者手裡釋放籌碼,這會持續3-5年甚至更長的過程。

 

在此期間,早進場的用戶還有機會獲得高溢價,等到籌碼分散到一定程度,儲存意義上的比特幣和流通意義上的比特幣也許會分道揚鑣,比特幣真成了數位黃金,而其他諸如穩定幣等幣種才是流通最大的籌碼。屆時,比特幣披薩事件可能就成為一個傳說般的存在了。那個時候,或許真會有錯過一個時代的沮喪感。

 

應該講,未來3-5年是最佳的上車時機,但並非簡單的理解為花5000元投資0.1個比特幣,這樣的話即使在成長20倍,又如何?而若在投資基礎上加上對區塊鏈產業的技術學習和認知提升,在區塊鏈融入傳統應用場景的縫隙處找機會,在產業認知提升的軟實力加持下找安全感,這比純粹的炒幣要有意義太多。

 

對於妄想在數位貨幣市場獲得翻身機會的少年,現在佛系持幣也許真的不適合了。適當學一點金融知識,抓住數位貨幣上漲下跌的規律,在熊市期間做合理定投(低成本、低風險),在熊轉牛期間合作做波段(搞複利,擴大本金),在牛市巔峰期套現離場,才是正確的玩轉數位貨幣市場邏輯。

 

敢買是一種認知突破,會賣才是把握時代機遇的能力。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比特幣披薩事件啟示:理性投資敵不過佛系持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