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招十萬作業員 機器人是鴻海噱頭?
楊方儒
2015-07-21 16:10

為了iPhone6S龐大訂單,根據蘋果日報報導,鴻海已經在大陸鄭州廠,啟動十萬人招工計劃!預料在河南以及鴻海其他廠區,加上iPhone6S其他的零組件供貨商,這幾個月肯定有數百萬中國勞工,開始為全世界消費者打造這台備受矚目的新手機。

 

雖然鴻海在中國這世界工廠,擁有超過150萬員工人數,但要立即招工十萬人,也仍然是不容易的目標。除了河南之外,各省的人力仲介單位,以及相應的勞動單位,全都忙碌起來。

 

不過,相對於iPhone6S話題正火,大家可能忘記了,郭台銘曾經說過的機器人美夢。簡單的邏輯是,如果鴻海如郭台銘在2011年發出的豪語,將有一百萬台機器人走進工廠車間,在流水線上組裝手機,那麼為什麼今天還要招工十萬人呢?

 

或者更直白的說,如果工廠真能全部自動化,蘋果為什麼不自己做就好了?還要一直委托郭台銘代勞?

 

 

關鍵在於,一台手機,目前九成以上的工序,都需要作業員的雙手來完成。手機中有五、六百個零件,在五吋、六吋的微小機體空間中要靠機器人一一組裝起來,仍是不可能的任務。

 

更關鍵的是,從第一道工序開始,直到最後一道工序,仍要上百名作業員伺候iPhone6S。相較於一台筆記型電腦或Macbook,所有組裝程序只需要50人,這是倍數人力的差距。

 

過去三十年,日本企業在人工成本攀高後,也積極轉往自動化生產,但日本人卻發現,在生產手機這類小型且繁復產品時,良率非常低。所以我們看到很多汽車工廠,都有龐大的機械手臂在組裝車門等大型零部件,甚至是泡麵、磁磚工廠,都有機械手臂進駐,美國Amazon也有一千台Kiva機器人在倉庫裡頭忙進忙出,但手機、平板、筆記型電腦的生產線,卻很難全面應用機器人手臂。

 

事實上,郭台銘從2010年鴻海兩位數跳樓事件後,就喊出「無人工廠」,希望以自動化工廠取代人力,但從2010年第三季到2011年第四季,大家卻發現,鴻海在中國新增了三十萬員工,這些年鴻海總員工人數也不斷上升,加上要在印尼等地計劃新設大型工廠,這使得他一再公開喊話,要在生產線增設一百萬台機器人,成了一個假議題。

 

假議題?郭台銘肯定不同意,因為同樣在上個月,郭台銘非常高興的與日本軟體銀行創辦人孫正義、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一起在東京為機器人Pepper站台。在孫正義口中,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款「個人機器人」。

 

Pepper售價為198000元日幣,最具話題性的的功能是,透過傳感器、語音識別等方式,搭配雲端計算數據庫來理解人類用戶情感。舉例來說,當 Pepper 看到顧客開心時,也會跟著改變情緒,這對於老齡化問題嚴重的日本,以及那些缺乏陪伴的老年人家庭來說,相當具有市場性。

 

的確,Pepper由鴻海代工,五、六年前,鴻海也曾做出恐龍機器人Pleo紅極一時,證明鴻海是全世界機器人代工製造的先鋒。如果有一天地球上真的誕生了「變形金剛」,也極有可能是鴻海製造出來的,但這不代表鴻海工廠的生產線,都會廣泛的使用機器人。

 

舉例來說,在CPU插槽、機殼拋光等單一關鍵零部件,確實可以仰賴機器手臂,準度確實很高。但以鴻海現在主要的蘋果各個代工產品來說,都牽涉到複雜的組裝流程時,恐怕還是需要中國工人的粗壯手臂。

 

 

郭台銘還曾經考察日本的一間手表工廠,由於手表制造非常精細,自動化程度相當高。他得來靈感後,研究發現無人工廠廠房面積減少五成,還可以便利搬遷,甚至連燈都不用開,走進去伸手不見五指,是高度響應節能減排口號的綠色工廠。

 

「人要呼吸,機器不要。」郭台銘曾經如此公開說。

 

雖然郭台銘如此樂觀,但話說回來,在手機的各個零組件上,目前確實已經廣泛使用機器人手臂,來取代工人手臂,特別是在一些精細到微米、奈米的零件如手機鏡頭。但是,要把這五、六百個零件組裝起來成為一台iPhone6S手機,還是需要作業員不眠不休的付出。

 

所以我們看到,和碩的童子賢,從來沒有大聲疾呼機器人的重要性,而蘋果筆記本主力代工廠的廣達集團,董事長林百裡也確實沒有在機器人上有太多布局。關鍵就是在於,不論鴻海、和碩、廣達,或者是iPhone、iPad、iPod、Macbook Air,都還是完全沒辦法用機器人一手代勞。

 

我們同樣也看到,在美國總統奧巴馬的要求下,蘋果先前即決定把一部份的筆記本生產線遷回加州Fremont,但在這偌大的高科技工廠當中,蘋果還是要雇用美國工人來組裝,並達到奧巴馬增加美國就業率的目標。

 

總之,不是用機器人就可以解決所有生產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