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是大眾的、普羅的,誰把故事說得好,誰就能賣座。當然,好萊塢也有很多爛故事,很多都只是砸錢的大片,但我一直認為好故事不會寂寞的,總有大眾、小眾粉絲雪亮的眼睛關注著。馮小剛老師過去就把很多故事都說得很好,票房證明了他與華誼兄弟的成功史,現在他第一次當演員,也順利拿到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林嘉欣以《百日告別》贏得最佳女主角,都是眾望所歸。
撼動人心的故事、有經驗的說書人,無庸置疑,是電影會賣的首要關鍵,多數電影的失敗,就是沒有把故事說好,很多電影劇本,長年下來都是導演、編輯在自說自話,跟觀眾之間,有著最遙遠的距離。以台灣電影來說,有長達十多年的時間,一直背負著「發揚台灣文化」的大包袱,一位北京的電影圈好朋友跟我說,他曾經看過一部台灣得獎片子,電影結束時他心裡的OS是:我睡了一覺起來,整部片怎麼還在講同一件事。
編導一體,好導演與好編劇,必須肯下功夫,才能一塊熬出好劇本,戲的導演,就像是一家公司的CEO,導演的管理哲學確實很值得企業人借鏡,因為拍一部片的期間,一位導演等同運作一個大型企業,包括資源、資金、人力、場景、編劇、主配角,全都是聽從導演一人的指示與命令。我們也知道,從現在已經出現的藝術形式來講,電影始終是社會影響力最大的一種藝術形式,對於社會大眾的影響,電影是其它的藝術形式,或者說其它傳播領域產品,都不能比擬的,所以要談到電影的商業性的話,自然就很需要更好的「管理」。
但導演如果沒有好的編劇搭配,獨腳戲很難撐起大局。美國的Disney Pixar一部動畫劇本,雖然都是小故事、卡通簡單要求,但整個劇本構築過程,起碼都在一年以上,《Toy Story》的「Story」,甚至熬了十年之久。
成功的導演總是用盡千方百計,只為說一個動人的故事,我認為,導演一定要知道,觀眾什麼時候該笑,什麼時候會哭。然而,要能說出好故事,導演的歷練顯得格外重要,學院出身的李安,從《推手》一路拍來,十五年光陰,直到他的第九部電影《斷背山》,才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
英國文化學者John Howkins也曾對我說,電影是一個思想家的工作,整個產業核心是圍繞在大腦創意,以及他們的說服力上。
我一直覺得,不是觀眾不願意走進戲院看本土電影,包括日本、台灣在內,很多地方電影產業長期低潮的主因是:沒有與觀眾產生感情。1940年代,美國人類學者Hortense Powdermaker,把好萊塢稱為「夢工廠」(Dream Factory),工廠裡的原料與產品,是概念與美夢。一部好的電影,就是要讓觀眾完全不自知的,被曳引進入一個導演建構的世界中。
「故事為王」(story is king),應該是所有電影人的信念,為了「等」一個好的故事,十年的時間也不嫌多,聶隱娘就是最好的例子。因為「藝術急不得」(You can't rush art.)。事實上,電影導演只是一個說書者,讓觀眾自行判斷電影的價值,以及故事內容是否吸引人。
我曾經問過魏德聖,《海角七號》有點「台」的風格,其他地方的影迷能接受嗎?但他同樣微笑著對我說,愛情、夢想、音樂這些主軸,一一都是普世價值,走到全世界不會變的。
所以要寫出一個具有普世價值的故事,再把這個故事好好的拍成電影,就是當代電影人,必修的學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