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的集體失語:林冠華男友變友人
梁敏萱
2015-09-02 22:09

「對不起,政客們築的牆太高了。」反課綱學生林冠華生前的曾姓男友,昨(1)日晚間,在FaceBook留下訊息後,在淡水租屋處仰藥輕生。所幸消防員接獲網友消息及時趕到,趕緊將意識模糊的曾男送往淡水馬偕醫院急救,暫無生命危險。

 

隨著暑假的結束,學生再度回到了校園,反課綱的聲音在其他新聞事件的更迭下,逐漸在主流媒體消失。因此消息一出,再度震驚社會,而曾男作為已故反課綱學生林冠華「男友」的身分,卻在主流媒體上有不一樣的模糊與詮釋,也再次受到關注與討論。

 

「英雄」必定是異性戀嗎?

 

此次的事件,是由《自由時報》首先報出獨家消息,以標題「『政客們築的牆太高了』林冠華好友輕生」,報導林冠華生前的男友曾男自殺未遂的消息。這樣具衝擊性的新聞,迅速吸引其他家媒體跟進報導。

 

然而仔細閱讀內文,明明清楚揭露曾男面對政府及社會輿論的悲觀,又極其思念林冠華,才走上絕路輕生。但綜觀各家報導,卻發現除了《中央社》以外,其他家媒體在第一時間皆以「好友」、「友人」稱呼曾男,疑似刻意避開同性戀這個敏感議題。

 

 

在過去一個多月的報導中,我們可以看見媒體將林冠華的死塑造為對於課綱議題的死諫,輿論因此燃起熊熊大火,也讓課綱議題迅速在社會大眾中發酵、散布。然而曾在媒體面前公開披露與林冠華情侶關係的曾男,卻始終被媒體邊緣化,成為林冠華眾多朋友中的其中一人。我們不禁好奇,被刻意神化的「英雄」,難道必定是異性戀嗎?

 

媒體再現中的同志

 

過去的主流媒體中,「同志」兩個字在報導中不曾間斷過,但多半都是負面的形象。我隨意地在Google瀏覽器打了關鍵字搜尋,除去公共議題的報導,與同志沾上邊的,不乏有「鹹濕」、「猛男」、「愛滋」,甚至是「同志情」這種刻意的放大與強調。即便性別教育以及性別平權運動已經推行多年,主流媒體仍未脫離傳統的大眾視角,以「特殊」的眼光看待同志,甚至將其變成一種汙名的標籤。

 

 

以今次事件而言,也許可以將其視為媒體對於已經過世的林冠華的一種尊重(林生前未公開出櫃),但我們卻也不能否認,生存在當今的主流媒體們,仍然無法勇敢的將同志,同異性戀一般的平等看待,而我們僅能在文章與標題的模糊與矛盾之間,尋找真實的答案。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三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