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音樂劇發展:大恐龍與小甲蟲!
專欄作家林采韻
2016-04-12 10:32

費元洪,上海文化廣場副總經理,年紀四十歲上下吧!2002年《悲慘世界》首次登滬,他在上海大劇院實習,負責將劇本翻譯成中文,以及每場演出的字幕工作,一舉觀摩了21場演出,看到熱淚盈眶。一轉眼,這位大學學習音樂教育,之後在上海音樂學院研究所專研音樂劇發展的研究生,不僅學以致用,還有一片園地讓他闖蕩,上海文化廣場經營目標明確,要打造一處以音樂劇為主業的專業劇場。

 

四十歲綜理一個場館,在台灣不太容易想像,也造成兩岸交流時,一種年齡上的弔詭,台灣的管理階層總是比對岸大上許多,如同大陸是一批小夥子在開大車,但這批小夥子,雖非完全成熟,但也非完全生嫩,他們成長的過程,處在大陸各行各業急速發展的軌道上,他們有機會看到世界,也有機會手握資源放手一搏,此外,也因為文化革命犧牲了一代的人才,他們順勢補了位。
 
 
二月底的文化廣場周邊旗正飄飄,這是劇院第五次舉辦原創華語音樂劇展,六部邀演作品有兩齣來自台灣,包括打頭陣的廣藝基金會《天天想你》和人力飛行劇團《向左走向右走》,另四齣為大陸出品: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岳雲》、新繹劇社製作的《搖滾西廂》、梅州漢劇傳承研究院《夢@時代》以及上海市委宣傳部指導下的《鳳凰浴火》。
 
 
 
 
說起《天天想你》費元洪有著心中不可抹滅的情懷,因為他年輕時曾以張雨生的歌曲參加過歌唱比賽,他們這一代是跟著台灣流行音樂長大的,也難怪《天天想你》初登上海演出兩場,一場近二千個位置,來聽「回憶」或著慶祝張雨生誕辰五十周年的人,把第一場坐得滿滿。兩岸愛情是《天天想你》重要的故事主軸,音樂劇以張雨生23首經典歌曲串連起來,在國外這樣類型的音樂劇被稱為「點唱機」,在大陸有種接地氣的名稱叫做「串燒式」。
 
 
《向左走向右走》票房一開賣便亮麗行走,證明了費元洪的慧眼,依他所言,這次登場的六齣音樂劇是從十二齣中挑選出來的。《向左走向右走》的受歡迎,本質並非什麼「台風」,從過去幾年台灣大小劇團登陸的經驗,早已明白「台風」純粹是自我想像。但是打明星牌,走文青風,釋放一種小確幸,贏面的確較大,魏如萱、王大文、王若琳、蘇打綠、幾米......,「左右」很投上海小資的胃口。
 
 
文化廣場2011年9月開幕,2012年就舉辦首屆華語原創音樂劇展,費元洪當時選的痛苦,不如說沒啥選擇,戲少之餘,品質落差大,且上海市場仍被觀望,好不容易來了兩齣,結果蕭敬騰參與演出的《天龍八部》出現財務問題,最後只剩《斷橋》一齣撐場。那時可以說「請人來,別人不來」現在是,「別人想來,我們還委婉拒絕」。
 
 
此一時彼一時,才短短四年風光不同了,然而原創數量變多並不表示質跟得上,也不表示市場足以支撐,但費元洪有他的信念,「支持原創似乎又注定要賠本,當然,文化不能簡單地從盈和虧來看待,一時賠不要緊,那怕能賠出美好未來。原創總是需要培育和試錯的空間。」或許因為研究所就投注全球音樂劇的生態領域,他看問題看得特別透徹,廣藝基金會執行長楊忠衡,本身就是原創華語音樂劇的實踐者,在費元洪還就讀研究所時就與其「交手」,在他眼中這位小老弟,說起話來切中要害,「中國具有與英美接近的音樂劇產業基礎和市場環境嗎?」「中國有足夠大的中等收入群體和消費習慣嗎?」「簡單照搬西方模式能行得通嗎?」
 
 
 
 
說起大陸音樂劇的「興盛」,現在其實還在找路階段,一批非文化人(或是土豪)投入音樂劇,因為熱錢流竄感覺有利可圖,還能裝時尚,妄想搞個《歌劇魅影》般的成功,可有機會翻兩翻。很多歌舞劇院轉型製作音樂劇,可被視為時勢所趨,以往軍中的歌舞團,從事的是政治服務,如今政府打奢,舉辦晚會太浪費。晚會沒了,但團還在,團員得找事做,音樂劇就成為最佳出口。
 
 
音樂劇成了流行事物,國家院團、民間劇團也接續進場試水溫。雖然音樂劇系所在全中國如雨後春荀,但課程還未具全,所培育的人才也還待觀望,真正該被視為創作核心的作曲家,仍處於打工狀態,寫一二首歌可以,要撐出一齣音樂劇有其難度,而且,回到創作的實際面,中文入樂兼具的技術和藝術很高段」,「音錯」可會釀成大錯,費元洪的笑話,令人哭笑不得:「出生」變成「畜生」;「你知道我在等你嗎?」變成「你知道我在瞪你媽?」;「你是否真的在乎我?」變成「你是否真的在唬我?」;「夜夜想起媽媽的話」變成「爺爺想起媽媽的話」。
 
 
文化廣場還沒開張前,在上海,國外音樂劇引進的工作是上海大劇院的重要項目,如今兩者可以說是姐妹、兄弟同屬一個「集團」。十多年來,百老匯音樂劇登滬不少,《歌劇魅影》、《貓》、《獅子王》、《悲慘世界》、《媽媽咪呀》、《髮膠明星夢》等,費元洪的心得是,「悲劇票房很開心;喜劇票房很悲劇」。文化廣場開幕後,試圖擴張「路線」,法德語音樂劇成為新觸角,《鐘樓怪人》、《羅密歐與茱麗葉》、《伊莉莎白》、《莫札特》等,費元洪的出奇是因為,德法音樂劇相較紐約百老匯和倫敦西區,開創出不同形態,開展出不同藍天,這是華語音樂劇應該走的路,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這幾年,百老匯音樂劇中文化在中國搞得轟轟烈烈,《媽媽咪呀》、《貓》屬「前鋒」部隊,正在籌備的《真善美》也來台招兵。眼見,「前鋒」的製作公司亞洲聯創如同下台一鞠躬,費元洪以此證明,大陸支持音樂劇商業市場的力道,尚未成熟。因此與其,當土豪養個巨大恐龍,還不如養些小甲蟲,「文化這檔事,不必馬上求快求大。在什麼環境下,就做什麼事。養恐龍的侏儸紀時代,已經過時了。」文化廣場今年的計畫,是以購置版權的方式製作中文版的《春光乍現》(Spring Awakening),重點不在於商業考量,而是練兵,以如此年輕人的故事,搭建產學合作可運作的模式,從模仿、學習到創作,丟開空想,要走一條踏實的路。
 
 
華人音樂劇的未來?「急不來」應該是費元洪和楊忠衡的共識,在這個世代可能看不到華人音樂劇的「世界」,但下個世代絕對有在全球舞台迸發的機會。審視當前兩岸,音樂劇的人才與製作概念都還在起步,尚未有個「一條線串起大閘蟹」的人物出線。「這樣的人選,我想會是出現在目前二十歲的這一輩裡。」因為「他們沒有框框,多數是為了自己而活。這樣的創意奔放,再經過五到十年的洗禮很值得期待。」
 
 

全文原刊登於Muzik雜誌四月號,本文配圖為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