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經因為外貌關係而遭到不友善的對待嗎?」
在大眾既定的審美觀的框架下,光是長相不符合一般大眾眼光時,就容易在與他人相處上出現瓶頸,更不用說臉部因為意外或天生而有所不同的人,在生活上會是什麼樣的處境。
今天是臉部平權日,根據陽光基金會「2013台灣民眾身體意象與經驗調查」,在有效樣本為1258人的經驗下,結果顯示有19.4%的台灣民眾曾因外貌而遭受他人嘲笑,17.8%因外貌被取不喜歡的綽號,15.7%曾因外貌被批評;相當於每五人就有一人曾因外貌遭受不友善對待,且容易造成自信心受損等負面影響。
蔡英文今天也在臉書上轉貼臉部平權影片,表示「我一直相信,一個人的價值,並不由臉上的傷痕或傷疤來定義。每一張臉,都應該獲得同樣的尊重與對待。歧視來自於陌生與不夠了解,讓我們一起努力化解歧視,讓台灣成為更包容、更美好,尊重人權、相互扶持的家。」
實踐臉部平權,我們可以怎麼做?
- 不要盯著看:儘管沒有歧視意味,但若一直注視著對方,或是不斷回頭看,其實都會讓他們感到不舒服,另外,也不要對他人的外貌做評論。
- 別問敏感問題:在彼此尚未熟悉的情況下,不要一開頭就過問敏感問題,這會讓對方感到不受尊重。
- 不要貿然給建議:除非對方主動詢問,否則不要貿然給予建議,也許會讓他們認為這只是在提醒他們有所不同。
- 用平常心對待:像對待朋友一樣,以平常心相處,久而久之彼此自然都會感到自在。
(首圖擷自陽光基金會臉部平權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