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熊棲息地因為氣候暖化面臨威脅的景象,向來是環保人士賴以宣傳理念的輔圖。事實上,情況可能更糟。北極熊這種大型肉食性動物跟一般小型動物相比,最高可面臨高出1000倍的化學中毒風險。
又是人類害的...
根據《法新社》報導,根關研究人員在期刊「環境毒物學與化學」(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人類造成的持久有機汙染物,如用來製造紙類、布料防水處理、防油劑的全氟辛烷磺酸(PFOs)等等,多是容易擴散的化學物質,且會殘留於自然環境中數十年,當他們進入食物鏈後會透過層層攝食而濃縮。例如,浮游生物→魚→海豹→北極熊,這些汙染物質最終會累積成高毒性劑量。
根據《中央社》,那些依靠受汙染北極熊哺乳維生的幼熊,中毒風險會高出1000倍!專家認為全氟辛烷磺酸(PFOs)對哺乳類動物的危害極大,研究後發現北極熊體內的全氟辛烷磺酸濃度高得嚇人。一隻北極熊若吃了受汙染的「毒海豹」,毒素將增加34倍。
聽過塑膠濃湯嗎?
這幾年禁用塑膠柔珠的議題鬧得沸沸揚揚,但即便禁用了塑膠柔珠,全世界每年排入海洋中數百萬噸的塑膠垃圾正無時無刻地裂解出細小塑膠微粒,將偌大的海洋變成一大鍋「塑膠濃湯」。而海洋中的生物自然也會吃入無所不在的塑膠微粒,再透過如上所述的食物鏈放大效應,一層一層地加大食物鏈頂端生物的中毒風險,其中就包含人類。
別再亂丟垃圾啦!
根據《端傳媒》專文,台灣荒野保護協會十幾年來一直舉辦大規模淨灘活動,同時對垃圾進行研究分析。研究後發現丟入海裡的垃圾有64%來自日常生活用品及海岸遊憩的消耗品,25%是煙蒂或打火機。有很多垃圾是一次性的包材或容器,多為塑膠材質。這些塑膠垃圾在潮水不斷拍打及陽光曝曬下會逐漸裂解為微小的塑膠微粒,浥注到海洋中。
下次去海邊遊玩時別再亂丟垃圾啦!就算誤以為海灘垃圾對近海與遠洋漁穫的影響很小,台灣人愛吃的蚵仔可是來自岸邊養殖的呀!
(所有圖片均取自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