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西方國家的聖誕傳統居然是吃粽子!
洪嘉鎂/編譯
2016-12-05 16:11

 明年聖誕節要是覺得沒有過節的氣氛,其實你可以吃粽子試試。

 

bf4aa0d720ad4ba9a40b214761b0ec21.jpg

 

在一個神奇國度裡,他們的聖誕傳統就是吃一種叫Hallaca (正確發音ah-ya-ka )的食物,名字的意思是「混合物」。...這不是粽子你告訴我是什麼

 

hallacas_12.jpg

 

Hallaca 也是用水煮熟了吃,味道和台灣的肉粽差不多,又鹹又甜。

 

AR-131219972.jpg

 

它從裡到外都和粽子很像。也是凍起來可以放上好幾個月,就算到第二年六七月還經常看到有人在吃上一年沒吃完的Hallaca 。

 

Hallaca-venezolana.jpg

 

Hallaca 的傳統做法是在小麥麵團裡加入高湯和用胭脂染過的豬油,然後再加點其他配料,再用芭蕉葉包起來,用細線繫上。

 

 

但在「其他配料」上,就沒有一定的規矩了,除了可以包粽子包過的一切,經典配料是燉菜+各種肉+葡萄乾+橄欖的神奇組合。

 

4e15ef07f5946b6e16a5b1391466fcf0.jpg

 

有些地方的人還喜歡加水煮蛋、紅椒、鷹嘴豆、堅果和杏仁什麼的。

 

1VtW_900.jpg

 

其實每家做出來的都不一樣,平時愛吃啥就包啥,你包辣椒都沒人管你。

 

這個聖誕節吃粽子的地方離中華文化圈很遠,在遙遠的南美委內瑞拉,它們的粽子和屈原可沒什麼關係。關於Hallaca 的來源有許多個版本的故事,不過不管故事怎麼變,它們的設定一直都是奴隸的食物。

 

liberation_of_slaves_simon_bol.jpg

 

最流行的說法是,在委內瑞拉的殖民時期,奴隸們會在主人們吃完聖誕節大餐後,把他們吃剩的東西包在麵團中,用芭蕉葉裹藏起來煮一煮,成為他們自己的大餐。

 

 

雖然跟粽子看起來像失散的親兄弟,Hallaca 實際上是歐洲、印度和非洲三種文化共同影響的結果。

 

 

還有一種說法是,在修建西班牙之路時,修路的印度奴隸每天只有小麥果腹,最後都得了一種叫「糙皮病」的營養不良症,人數銳減,於是政府呼籲當地人把自己吃的剩飯剩菜分一點給他們。但那時的人們並不把奴隸當人,甚至認為他們的價值不如豬,寧願把好的剩菜剩飯給豬吃,給奴隸的都是又髒又差的部分。後來在聖誕節前幾週,印度奴隸中突然爆發了嚴重的痢疾,死了更多的人。當時的管理者Don Sancho 對此感到痛心疾首,於是為了懲罰當地人,要求以後每年12 月,大家都只能吃小麥團裹剩菜剩飯,還要用破破爛爛的芭蕉葉包住。

 

它的前身是中美洲食物tamale ,也叫哥斯達黎加粽子,在西班牙佔領美洲期間風靡一時。

 

800x532-FRONT67799_1.jpg

 

聖誕節可以嘗試一下吃粽子!

 

Hallacas-Venezuelan-Christmas-Tamales7.jpg

 

延伸閱讀:聖誕節不能不聽六首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