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精選回顧特色作品!
盧心怡
2016-03-27 22:50

2016第四屆香港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in Hong Kong)於上週落幕。亞洲藝術界年度盛事,究竟魅力何在?得以吸引各地明星藝人,如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宋慧喬、莫文蔚、張惠妹等觀賞這場藝術盛宴。

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為當代藝術具有指標性的重要國際性展覽。該展起源於1970年,當時由3家畫廊共同發起,首度在瑞士巴塞爾舉辦;2002年於美國邁阿密海灘展出,2013年開始在香港舉辦。依主題和形式,可分為主畫廊藝廊薈萃、亞洲視野、藝術探新、藝聚空間、光映現場,和巴塞爾藝術對話、沙龍漫談等五區。此外,對於申請展出的畫廊嚴格審核,希望藉由展覽挖掘美洲與亞洲具有潛力的藝術畫家。
 
今年有來自世界各地的600家畫廊申請,最後入選239家,台灣共計9家獲選參與展出,也是舉辦4屆以來參與數最多的一次。從島國界域展現臺灣當代藝術、香港與中國敏感政治議題,與世界各國藝術創作大放異彩,精選回顧展區中各具特色藝術之作品。
 
 
島國界域展現台灣當代藝術
台灣參展畫廊「就在藝術空間」與「TKG+」,獲選在主展區藝廊薈萃做展示,兩間畫廊的策展規劃上,皆以台灣當代藝術呈現。
 
 
 
TKG+以島國界域為主題,由台灣國際邊緣性狀態的角度提出想法,如吳天章〈再見春秋閣〉、〈難忘的愛人〉,獨到的台味引人注目。
 
 
 
袁廣鳴為早期從事台灣錄像藝術的前輩,拍攝〈能量的風景-靜態〉,引發人思索著日常生活,因忽視慣性而產生掩蓋表象下的真實狀況。
 
 
 
香港與中國政治敏感題材受到關注
香港政治與時代下的社會動盪,對藝術創作造成的影響,成為關注的焦點。部分的作品呈現以香港為題材,表達對民主自由與社會的反思。此外,也展示中國異議藝術家,與六四天安門事件等作品。
 
 
泰國藝術家Rirkrit Tiravanija,使用香港南華早報,當時在雨傘革命時期的報紙作為畫布,並用紅油寫上〈Freedom Cannot Be Simulated〉(自由不可假借),用拼貼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示支持民主。
 
 
 
世界各國藝術創作大放異彩
本屆參與的畫廊,來自世界各地,35個國家與地區,展示的作品包含繪畫、素描、雕塑、裝置藝術、影像、照片、電影,與數位作品,超乎想像的藝術創作,令人燦嘆不已。
 
1. 嚥人島,鄭哈雷
 
 
香港藝術家鄭哈雷,作品靈感來自李安導演的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畫布後為封閉式的水耕循環系統,直接在畫布上種菜,成熟後可供食用,作品的營養液等材料被隱藏,實際上道出現代人工化種植情形,對環境帶來的影響發人省思。

 

2. Earth Plane, Doug Aitken 
 
 
美國藝術家Doug Aitken,同時也是一位電影導演,這個作品雖然是由簡易的LED做呈現,背後卻隱含深刻的意涵。環遊世界要把天與地倒轉,將土壤帶至天空中,再用飛機觀看地球。近距離可看到飛機上,各種土木工程進行中,令人反思人類過度開發土地後造成的環境災害。
 
 
3. Cloison à lames réfléchissantes(刀片倒影的分隔 ), Julio Le Parc
 
 
阿根廷藝術家 Julio Le Parc ,擅於歐普藝術創作,這件作品主要由不鏽鋼片百葉窗簾屏風,與紅色牆紙兩個部分組成,當人群在中間行走時,會產生光影的視覺效果。
 
4. The Colour of Time, Fabrice Samyn
 


比利時藝術家Fabrice Samyn,燒製12件相同色系,且顏色會漸變的玻璃藝術品。12件的作品代表日光照射,與12小時的顏色關係,意指時間飛逝。
 
5. Your Plural Perspective, Olafur Eliasson
 
 
丹麥藝術家 Olafur Eliasson ,在這項雕塑品中,讓181個大小不一的立體玻璃球,藉由不鏽鋼將其支撐,球體的表面,塗上了鍍銀的鏡面與黑色磨砂,造成視覺混淆的效果,也反映事物具有多面向。

 
當代藝術最獨特之處,在於能充分展現原創,反映時代下的背景。藝術其實很容易貼近生活,不必擔心艱澀難懂,欣賞每一樣作品,能夠盡情發揮無限想像力,不同的角度切入解讀,從作品中感受傳遞出的語言,過程中沒有對錯與好壞,只要帶著輕鬆愉悅的心情,體驗一切就已足夠。

 

圖片來源:

Hong Kong Designers Association

Art Basel

TKG+

文章推薦:南極現在是整個地球上最有愛的一個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