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風潮下,電驅動馬達系統成為零部件供應商新成長點
周純粼 / 何渝婷編譯
2021-08-06 15:45

(圖片來源:Hyundai)

汽車電氣化正在改變汽車供應鏈的工作方式,而且發展速度如此之快,以至於現在出現了許多以前燃油車時代不存在的新型零部件。

例如,電動汽車驅動系統。雖然目前市場規模仍然很小,去年全球僅售出214萬輛電動車,佔全球所有新車銷量的3%,但預計到2030年銷量將成長10倍,達到2330萬輛,或佔所有銷量的24%。

因此,正如《日經亞洲》所報導的那樣,開發e-axle(電驅動馬達系統)的競賽已經真正開始,它將電機、變速箱和其他驅動部件組合成一個綜合系統。

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由於主流汽車製造商一直在內部開發和生產汽油發動機,所以該領域的競爭是有限的。

然而,電動汽車的裂變式成長打破了這種模式,為成熟的零部件製造商和新進入者創造了機會,使他們能夠不受國界的限制,分得一杯羹。

曾經提供發動機部件的零部件製造商,現在看到了三合一電驅動馬達系統的新機會。例如,Hyundai公司正在從美國供應商博格華納公司(BorgWarner Inc.)購買電驅動系統,用於其將於2023年開始生產的緊湊型電動汽車,而PEUGEOT公司已經轉向德國主要供應商大陸公司的子公司Vitesco Technologies。

同時,日產的附屬公司Jatco(生產自動變速器),將在2025年前開始為日產和國內外其他電動車製造商大規模生產電驅動馬達系統。

在其他地方,義大利公司Magneti Marelli和日本供應商Calsonic Kansei合併後,Marelli的目標是到2025年每年供應100萬台電驅動模塊。

受益的不僅僅是老牌零部件企業,因為電驅動模塊也為新企業打入汽車產業提供了途徑。

日本電產就是這樣的企業,該公司以電子產業的精密電機,為基礎建立了自己的產業地位。該公司迅速採取行動,在中國這個早期電動車普及國,建立了一家電驅動馬達系統工廠,並開始向廣州汽車集團和吉利汽車提供系統。

佔電動車成本三分之一到一半的電池已經證明,汽車產業的外來者如何迅速成為電動車供應鏈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眼下,全世界的電動車幾乎被四個供應商壟斷,中國的寧德時代(CATL)、日本的松下和韓國的LG化學和三星SDI公司,它們加起來現在控制了75%的電池市場。

本文為界面新聞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電動車風潮下,電驅動模塊成為零部件供應商新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