詼諧看世界兩種人 - 放得下vs.放不下
專欄作家:林富元
2017-01-01 17:00

我們常常聽到有人發言,起頭會這麽開始:“唉!這個世界有兩種人…..”; 你就知道,他要表達說類似他自己那樣的人是比較好的,另外一種與他不同的人大概就是比較不好的。

 

其實這個世界上,凡事還真都是有兩種或多種人。但並沒有所謂誰比誰好的這種事實,更沒有科學證明那一種人就比另一種人強或優秀的道理。

 

我在全世界從事創投與天使投資四十年,閲人無數,翻轉打滾曾經幾何,成敗起伏也顛覆過太多次。現在我逐漸回到“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的境界,越來越可以看穿,其實大多人間事在複雜的表象底下都還是很單純的。衹要用詼諧與幽默的角度去看透一切事物,其實這些表面上不同的人間相異與衝突都蘊含著相同的呼喊與渴求,忽然閒一切都簡單化實際化,一切問題也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誰放得下誰放不下

 

有時候我真討厭人家對我說:“哎呀!你怎麽這般放不下,想不開!”

 

這樣的評語,立刻代表三個隱藏的訊息:

 

1.對你說這句話的人,自認他本人是想得開放得下的,所以他可以撐直腰桿,臉不紅氣不喘地從上往下對你説你是想不開放不下。這裏頭就很有“因爲你想不開,所以我有資格教訓指導你”的味道。

 

2.既然他説你想不開放不下,那就代表你的思維是錯的,是多餘而不必要的。而因爲他自己已經先站在“想得開與放得下”的立足點,所以他的思維必然才是對的,他的立場與内容才必然是金玉良言。

 

3.提出如此斷論的人,基本上先發制人,一瞬間給了你這人“一言以蔽之”的總結,讓你很難抗衡翻身。尤其朋友之間,我們偶爾難免會與朋友談論自己的問題或困境;這種時候,所謂的好友順口給你一個“啊!你何必如此想不開放不下!”的結論,害你啞口無言,不知從何辯起。

 

我在矽谷有一位隨著兒子而結識的朋友陳博士,是著名大學臺大電機系畢業的高才生。他那一班同學我幾乎全都認識,有很高比率在社會上是響當當的成功人士或知名人物。

 

陳博士的獨生子與我大兒子從小就是好朋友。當年我大兒子個性靦腆,朋友不多,所以我們十分重視與陳博士一家的交往,每年都會一起旅游或經常相聚。

 

陳博士出身于臺灣當年最强大的臺大電機系,但在矽谷衹是個一輩子上班的高科技技術人員。大概因爲他數十年來面對的都是來自於同儕競相成功的無言壓力,所以不知不覺養成了他自己都不知道的奇怪態度。或許因爲陳博士在矽谷長期聽到周邊同學訊息都是股票上市成功或雜志封面風雲故事, 於是他多年來就纍積出一種不自覺的防禦性言論。

 

我們每次見面的時候,我不在意地説説最近如何忙碌,或正在焦頭爛額處理什麽事務,於是陳博士就會立刻像個大師般地開始對我開講:

 

“林富元啊!你太想不開了!人生何須如此辛苦?”

 

“你看,像我這樣最放得下不是比較好嗎?我每天衹要到公司去混一混,開心的領薪水,什麽煩惱都沒有,不是更好嗎?何必像你這麽放不下?”

 

有時候我實在不想與他進行這種原地踏步的談話,陳博士看我老半天沒啥反應,還會打蛇隨棍上地補充:“林富元,我教你,從今天起,你就將一切煩惱交給神主,自己不用煩惱。你看,像我這樣如閑雲野鶴般地悠哉游哉,不必像我那些同學每天忙的要死,才是正確的人生!”

 

説老實話,爲了要維持我大兒子與陳家孩子的情誼,我始終沒有戳穿陳博士這些自圓其説的美麗謊言。萬一我拆穿他所謂《平淡自如》的西洋鏡,得罪了他還害我大兒子少掉一位好友,那我的罪過就大了。可是多年下來,每次聽陳博士坐在那邊冗長地解説自己今天是如何如何的比別人平靜,如何如何地比別人灑脫,我實在還有點於心不忍。尤其好幾次,我參加與他一起的多人聚餐,大夥兒根本沒有人在談工作說成就或做比較,陳博士卻會自己攻擊性地率先倡言:“啊!我們不需要什麽大成就或大功德,就像現在這樣輕鬆輕鬆相聚,多好啊!何必像某某人那樣抛頭露臉辛苦奮鬥?”

 

陳博士代表著“放得下vs. 放不下”這種兩分法的幾個基本誤導:

 

第一,人世間必然有競爭,人世間必然有問題,所謂“放得下”並無法達成不要爭或沒有問題。因此“放得下”這個説辭基本上無法單獨成立。

 

簡單如上一家好館子,你都知道要早一點訂位或早一點排隊,這就是潛藏於人間無所不在的競爭。并非你嘴巴重複告訴自己我不用競爭,我排斥競爭,競爭就會遠離你。

 

至於所謂“問題”,那就更有意思了!你的人生會因爲你拼命說“我不要問題,我離開問題”,就會沒有問題嗎?我看啊,衹有一種人做得到完全沒有問題,那就是已經往生的人(但其實也衹是將問題留給還在世的其他人,換人去扛)。

 

既然競爭與問題會永遠存在於人世間的每一口空氣與每一粒塵土裏,你如何地修煉自己“放得下”,還是無所遁形,那麽就沒有所謂真正的放得下 vs. 放不下。

 

第二,大多數喜歡將自己形容為“很放得下”而又時時挂在口上的人,他的基礎其實還是一種放不下的比較。因爲他所謂“他放得下”,還是需要與旁邊放不下的人相比,立刻顯現出“他放得下”遠比“你放不下”要來的開闊寬廣。

 

原來“放得下vs. 放不下”還有這種互相比較的計量度?所以有一次有幾位精煉禪修的佛教徒朋友在一起談話,一位師兄說我剛做完禪三(打坐三天不説話),現在非常放得下了。另外一位就接著說“哈!那沒什麽,我才做完禪七呢!我更放得下!”這時候另一位師兄大搖大擺的走進來,冷眼掃描著在座的大家說:“都別扯!本人剛完成禪十,現在是最清靜無爲的,你們都不夠看!”

 

虔誠教徒們可能對我的分析不能認同,但我認爲“放得下vs.放不下”正是人世間最被人群過度濫用的二分法,我沒資格針砭它,可是覺得需要提出它的虛僞與作假。

 

有些事確實該放得下

 

不過在某些特定情況,“放得下vs. 放不下”這個態度對每個人都很有意義的。

 

迪斯尼暢銷電影《冰雪奇緣Frozen》裏頭膾炙人口的歌曲《Let it go! 放下吧!》大家都喜歡。 網上百科詮釋這首歌,認爲它講的其實是當女主角徹悟那已經無法再僞裝挽回的情誼, 必須徹底放掉,讓它隨風而逝。

 

這就讓我自己想起,高中到大學時期有一位交往很久的女友。這位可不是一般女孩,而是當年小有名氣演過電影的清純玉女。我從高二認識她一直交往到當兵出國,前後將近十年,最後因爲出國而不了了之。

 

從那之後,我就經常在美國矽谷想念這位在臺灣個性寬廣爲人真情的好朋友。久而久之,其實已經蛻變成一種模糊記憶美化後的“Obsessions 纏迷”。儘管我35年的婚姻的確非常美滿,但我偶爾還是會想到這段舊日回憶,自己很奇怪地越想越美,還很想回去看看她。

 

有一天在網上看到這位女士。哎呦!真地嚇了一跳!

 

過度的纏迷罔思,當然衹會帶來迎頭痛擊。四十年未見,這位我心中懷念的舊日清純玉女已經變成一位夫妻都在從事保養品金字塔直銷的油頭滑嘴市儈人物。我心中的失望,當然不在話下。不過我也很清楚,如果她看到今天的我,恐怕同樣會更失望的!

 

不再是自己的,就像可以廢棄的沉重十字架,不要再堅持扛著走。這就是“放得下”的最好時刻!而自以爲平時聰明的我,確實在自我糾纏了四十年以後才“放得下”。哈哈!實在慚愧!

 

朋友們,躲避競爭逃避問題的“放得下”是假的,它會讓你逐漸變成作繭自縛卻毫無自知的可憐蟲。對牽挂的事物“放不下”沒有什麽不好,也不至於使你變成遜人一籌,更不需要被那些自稱“放得下”的人説三道四。我們人的一切好壞,都會在時間與人生變化中自然轉變。時間衝淡一切,人生變化扭轉你以爲無可磨滅的印象與觀感,不管你是放得下還是放不下,原來一切最終都會自然改變的。

 

(首圖取自於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