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用哪幾款響尾蛇飛彈 你知道嗎
鄺郁庭
2015-09-02 21:36

根據新聞報導,台東縣大武漁民近日在屏東九鵬基地外海捕魚,結果撈起4顆響尾蛇飛彈,經過海巡人員判定,飛彈是未完全爆破的殘骸,目前已交由軍方未爆彈處理小組處理。

 

響尾蛇飛彈是美國海軍空用武器中心所研發的,使用單位遍及了美國四大軍種,外銷數量與使用國家眾多,對現役的「紅外線導引空對空飛彈」的基本設計概念有深厚的影響,蘇聯的第一款「紅外線導引空對空飛彈-K-13」(北約代號AA-2環礁)實際上是仿造響尾蛇,蘇聯設計人員對設計小組的巧思也讚賞不已。

 

而台灣也有向美國購買響尾蛇飛彈,最初是使用AIM-9B,之後的越戰時期接收了一批AIM9G,而後增購了AIM-9L、AIM-9P4、AIM-9M,近期也採購了AIM-9X。以下來對各種型做一些小小的介紹(可以了解國防部買了甚麼樣的武器~)

 

根據skybow的介紹,AIM-9系列是起源於1950年代,由當時美國海軍武器中心提出計畫,目標是研發追熱飛彈,提供海軍戰鬥機攔截敵方轟炸機。而後就有了原型彈AIM-9A,但正式服役的型號則是AIM-9B,於1956年佈署於海軍航空母艦Randolph號上VA-46中隊的F9F-8美洲豹戰鬥機。現在就來看看型號吧!

 

AIM-9B:

全長:2.83m,直徑:12.7 cm,翼展:0.56m,全重:70 kg,射程:4.8 km,速度:m1.7,彈頭:4.5 kg

 

AIM-9G:

G型開始,響尾蛇飛彈增加擴搜尋模式,這個模式可以讓導引頭以預定的擺動路徑去進行目標搜索,或可以先由發射飛機上的雷達,帶領尋標頭搜索目視距離以外的目標。此模式可以增加響尾蛇飛彈的接戰距離與效率,越戰時即曾經被F-4戰鬥機大量使用。

 

AIM-9L:

1971年時,決定共同開發性能大幅提升的AIM-9L,是由AIM-9H改良而來的。主要改良:偵測元件由硫化鉛改為銻化銦(銦化銻對紅外線波長的敏感度更高,能不限於追尾攻擊,或受紅外線訊號所干擾,可區分熱焰彈與敵機機身發出的紅外線輻射差別)前控制舵翼改為雙三角翼,提高了飛彈運動性能;加裝了主動雷射近接引信,可有效抵抗電子反制與干擾。

 

AIM-9P:

此型是1970年代初期,為了提供外國客戶更具成本效益的飛彈所研發,後來也有相當數量進入美國空軍服役。這型飛彈共生產了21,000枚,部分是全新產品,部分則是由AIM-9B/E/J修改而來。在外觀上與AIM-9J/N相當類似,有個圓錐形彈鼻,以及彈體前方有控制鰭翼。

而AIM-9P4是AIM-9P3修改型,採用了AIM-9L的部分科技,具備與L型相同的全方位尋標器

 

AIM-9M

AIM-9M於1979年3月完成開發,加強了尋標器的抗干擾能力。採用Mk 36 Mod5低煙發動機。採用WGU-4E/B尋標器。使用真空管數量減少至2個。全長2.87公尺,重85.5公斤,極速2.5馬赫,彈頭重10公斤,最大射程18公里。AIM-9M在波斯灣戰爭中被大量採用也擊落了12架伊拉克空軍戰機,是當時西方國家戰機的主要近戰武器。

 

AIM-9X

AIM-9X是響尾蛇系列最新型,以AIM-9M的固態推進火箭與彈頭,配合全新設計紅外線影像尋標頭與導引系統,彈體,縮小的彈翼與控制面以及燃氣舵等,將響尾蛇飛彈的能力提升到一個全新的境界。主要改良縮小的四片固定式前翼和全動式尾翼,使空氣阻力更低、外型更緊實。

;使用燃氣舵提高飛彈的運動性,使飛彈具備可離軸發射攻擊能力。還引入取消發展AIM-9R技術,採用128 x 128 lnSb焦平面陣列,提高飛彈日、夜間的偵測與攻擊能力。

AIM-9X推出之後受到其他國家的注意與採購,中華民國就購買過140枚實彈與56枚訓練彈。

 

保衛國家不是壞事,但希望這些飛彈都不要派上用場啊 QAQ 戰爭甚麼的最討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