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韶:洪秀柱的「美好年代」,困住國民黨
郭珈寧/編譯
2016-10-06 17:00

(2016年1月15日,新北市板橋第一運動場,選前之夜,支持者出席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造勢晚會。)

 

林全內閣上任以來用人的最大問題,是「老男藍」等一幫政務官的思維保守,跟不上全球化、網路化與政府治理的趨勢潮流,更與民意訴求嚴重脫節。其造成目前民進黨施政危機,民調下滑。不過即便執政黨展現頹勢,國民黨的支持卻持續低迷,這是更奇特的效應。因為在兩黨政治的結構下,執政黨的支持度下滑,常被視為在野黨新生崛起的契機。

 

我們不禁要問,國民黨究竟怎麼了?

 

目前國民黨與洪秀柱最大的問題,在於她口中的政治論述,回溯冷戰時期蔣經國威權統治的「那個美好年代」,忽視了台灣的政治發展與經濟社會的巨大變遷,讓這些雖有美好理念的政治訴求,早已顯得格格不入,更難以獲得中間選民與青年世代的認同。

 

解構「那個美好年代」

 

其實回看那個「美好年代」,許多後世被批評的現象,都有特定時空下的合理性。

 

例如,當政治體制上黨國,黨庫通國庫或是黨公職年資合併,便可能顯得理所當然;當年兩岸對峙的台海情勢,國民黨從大陸運來的黃金物資與軍隊,也有助於穩定彼時風雲飄搖的局面。那時戒嚴與白色恐怖的嚴密控制下,沒有民主人權與政黨政治,也沒有在野黨與公民社會對政府施政的衝撞,自然呈現某種程度的「和諧與秩序」。而在技術官僚與菁英的領導下,台灣經濟高速起飛,不存在社會分配、勞工權益、環境保護爭議,也不會有民粹抬頭的困擾。

 

前述一切政經秩序,有其獨特的時空背景,不見得適用於冷戰解體、兩岸和解與台灣民主化後的這個時代。新的兩岸關係與政治意義,則是建立在兩岸互賴合作、中華民國已是主權獨立國家、多元主義、公民社會、公平正義等價值理念。這些都和「那個美好年代」有著鮮明對比。

 

「美好年代」與現世的對比

 

就兩岸關係而言,洪秀柱在九二共識中著墨「一中」,是因為她始終有「中華民國正統」的認知。對洪而言,既然沒有「既有疆域」為何的爭議,也無須對於「治權分裂」或「兩個政府」多加著墨。現階段的兩岸關係,只是國家尚未統一的過度形式而已。這種正統本位思想,也是冷戰兩蔣時期的「漢賊不兩立」與「三不政策」的再現,所以當洪秀柱脫口說出「不是我們被統,而是我們統一他們」的觀點,反而就不足為奇了。

 

在台灣的言論市場中,洪秀柱當然可以有自己的主張。這種認知可能吻合北京政治立場,卻與兩岸關係現狀與台灣當前多數民意相違背──畢竟從1990年代中葉以來,台灣民眾的國家認同已經經歷了巨大變遷,從過往國民黨灌輸的大中國認同,回歸到以真實生活疆域為本的台灣認同。

 

在內政議題中,國民黨過去對台灣的經濟發展確有貢獻,但是洪秀柱緬懷的只是一個沒落的舊秩序。威權時代,國民黨挾黨國合一的政經架構,建立了一套由上而下的國家統合主義資源分配模式;亦即透過其政治權威與壟斷式的權力,一方面橫向整合民間的工商團體與社會組織,同時垂直性的控制了地方派系,在兩個軸線中,用經濟利益換取政治忠誠。

 

積極而言,在國家技術官僚的設計下,黨國體制成為連接經濟生產與社會單元的引線針頭,創造出亞洲四小龍之首的奇蹟。只是經濟成長創造的財富,相當比例透過綿密的政商網絡,挹注進利益侍從結構,讓國民黨的基礎難以撼動。

 

另一方面,利益驅動與累積過程中,坐大的地方派系已經架空國民黨的地方組織系統,在號令不出或是倒戈頻傳的狀態下,國民黨只能對地方派系採取安撫或妥協,利誘的來源只剩下其龐大的黨產。

 

格格不入的緬懷

 

失去道德高度的政黨,不僅很難吸納政治新血,歹戲拖棚的宮廷鬥爭又令人厭煩,黨內唯一具有內聚力的黃復興黨部,又與整個民主社會的期待相互衝突,國民黨組織層面幾乎面崩盤。

 

在社會意識轉變與公民社會抬頭的當下,面對社會資源重分配、轉型正義、不當黨產等重大議題時,國民黨的回應更顯蒼白無力。除了自利或被害的訴求外,社會輿論很難看到其奮力一擲的魄力。

 

洪秀柱所謂「故宮也是黨產」、「國民黨對台灣有貢獻」的說法,只說明國民黨與台灣當下的政經氛圍,有著巨大差距。洪秀柱究竟對台灣社會氛圍的理解為何?對於國民黨的現實問題又有幾分的認識?從她的不斷試圖回到「那個美好年代」的語境中,能看到的答案恐怕不樂觀。

 

復古之情與對秩序的期待,本是保守主義的基本溫床,但是在目前的政經條件中,反而顯得諷刺且格格不入。

 

(張宇韶,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

 

 

本文獲端傳媒同意轉載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