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圖)
台灣是機車王國,許多人都用機車來代步,可是近年來機車交通事故率居高不下,在馬路上往往會出現無法預期的意外,而發生意外時,跟汽車相比,機車駕駛的受傷程度幾乎都比較嚴重。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繼2006年編印以汽車為主的「防禦駕駛教戰手冊」之後,今年又發表了以機車為主的「機車防禦駕駛手冊」,強調了機車及馬路的危險性,協助機車族擁有防禦駕駛的觀念,也養成危險預測的習慣,把發生意外的機率降到最低。
所謂的「防禦駕駛」就是「預測危險、避開危險」的用路觀念,現在發生的交通事故中有90%以上和當事人的「認知或判斷錯誤」有絕對的關係,所以安全的唯一法則,除了小心謹慎之外,更要有當下的認知,才會有正確的判斷。
1.只有遵守交通規則是不夠的
不管是不行、騎腳踏車、騎機車、開車,只要是踏出家門,進入道路交通,那就不是自己有在注意就會沒事了,機車雖然方便,但它也是俗稱的「肉包鐵」,一旦發生交通事故,騎士往往會受到嚴重傷害,而被載的人受傷的程度更是比騎士來得更嚴重,所以除了了解機車性能之外,更要有警覺心,看到對向駕駛似乎心不在焉,或是已經轉黃的紅綠燈,這時就要提高警覺,機車騎士必須有「他人並不知道自己的無心之過,可能會對身邊的騎士造成傷害」的警惕之心,出事後才說「我不知道會這樣」已經來不及了。
2.意外無法掌控
不要認為自己技術好,所有事情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事是我們無法預料的,所以才叫做「意外」,我們無法完全避免意外,只能盡量提升用路人對交通情境的「危險預測能力」,才能降低危險的可能。
3.了解視線死角
各種車輛都會有視線死角,而機車體積小,汽車駕駛很容易沒注意到機車的存在,這種案件也時常發生在大型車上,因為大型車視線死角特別多,一旦沒注意,很可能就會撞上機車騎士。所以機車騎士必須眼觀四面、耳聽八方,不要有「他一定看得到我」這樣的僥倖認知,倒不如想著「這個位置他可能不會注意到我」,因應情況來做調整,為自己也為汽車駕駛免去一次意外的可能。
4.保持預測心理
在道路上隨時預測心理,該停車的時候就停車,該減速的時候就減速,不要覺得自己應該沒那麼倒楣,而加快速度或是不多觀察四周就直接騎過去,多花幾秒確認自己的安全,絕對是值得的!
5.經常開大燈
這也是保護自己的方式之一,在視線不良的情況下,打開大燈絕對有助於降低風險,也增加其他駕駛看到的可能,以免有人因為沒注意或是視線不良而衍生意外,機車讓其他用路人看到是非常重要的觀念!
(資料來源:車輛中心 機車防禦駕駛手冊)
延伸閱讀:誰是台灣霾害污染源? MIT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