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台灣的路名也能辨方位和談歷史!
黃俐禎
2015-08-21 00:04

走在台北街頭,每當抬起頭看,我們都能夠發現,台北幾條幹線的名字不乏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民族、民權、民生,甚至還有光復、復興、建國、中山等等,講到這邊,大家是否會疑惑,為什麼台灣的路名,多數都這麼地「中國」?

 

大家都知道,台北很多條路是用大陸地名做路名,有人說那是老蔣當年退守台灣,因「胸懷大陸」才這樣取名,其實這是錯誤的說法。

 

很「中國」的台北路名從何來?

 

事實上,台北今日常見的「中國地名道路」,主要是在1947年所改名的。在1945年戰爭結束,日本將台灣移交中國,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便將台北街道由日治時期所制定的日文名稱改為中文名稱。

 

那時候國民政府尚未來到台灣,所以當然也不是為了要反攻大陸而將街道名稱取為大陸地名。當時國民政府從上海請了一位名叫鄭定邦的建築師來設計路名,而上海的路名南北向大多是用省份來分:陜西路、江西路、浙江路;東西向則多照城市來分:北京路、南京路、福州路等,於是,鄭定邦便以他所熟悉的家鄉道路命名方式來幫台北的道路取名字。

 

哪裡都有「中正路」和「中山路」

 

你們知道全台灣最常見的路名是什麼嗎?答案是,中正路。據統計,全台灣的中山路總共有191條,而中正路有190條。看來,中正還是要謙讓點給國父中山先生,而且,這統計還不算上同名的街巷呢!

 

路名也能辨方位!

 

首先,先畫出台北的主幹道,孫中山是國父很偉大,所以台北的南北主幹道是中山南北路,將其分為南北的是忠孝東西路,兩者在台北車站東邊的十字路口交叉,這樣就將南北分為四大區塊了,而橫向的路由北往南,先從三民主義開始,分民族、民權、民生,接下來是很重要的南京路,這幾條路都被中山北路切成兩半,以東是東路,以西是西路。一般來說,你在台北城區聽到「西路」的地方,大多是台北的老城區。

 

接著,台北車站以南的幾條橫向主幹道分別是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只有「和平」有分東西路。主幹道是這樣分,至於用大陸地名做的路名,就是次幹道,若是以總統府為「南京」,一路由遠而近向東北方去你可以看到這樣的路名:徐州、濟南、北平、長春、四平等路;向東南,有永康、青田、溫州等街;往南,有廈門、韶安、同安等街;往西,有長沙、貴陽、武昌、漢口等街路;西北則有寧夏、大同、迪化等街路。看你所在的路名,大概就能猜出在什麼方位。

 

路名也有歷史

 

其實,台灣很多街道的路名,都是有歷史故事的,例如:克強路。全台灣只有兩條的克強路,是為了紀念當時同盟會中的華興會會長,黃興。也許這個名字很冷門,沒什麼人聽過,但是黃興卻是歷史上一個很重要的人物,關於他的故事,我們留待下次和大家分享。

 

路名,從來不是個簡單的名字而已。路名是人們認識地方、記住地方的載體。而路名也乘載著地方歷史與情感投射,呈現了歷史的軌跡以及記憶的延續,所以,我們都應該去追溯、去了解,同時,我們也應該要認知真正的歷史。

 

看看你家的路名,也許它也有一段屬於自己的故事。



 

●立即下載KnowingAPP,帶給你移動世代最酷的閱讀體驗

●訂閱Knowing電子報 

●加入Knowing讀者兄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