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你為什麼要走?離島候鳥教師的心酸
黃俐禎
2015-08-30 09:24

近幾年許多老師找不到工作,因而成為流浪教師,不過,位在馬祖西莒島的一間小學,開出了高待遇,且不需教師證的條件,只為了徵求3位教師。究竟,離島地區的教師荒有多嚴重?

 

每年夏天,新進與請調的老師,總在離島上演彷彿季節更替的戲碼。

 

來來去去的老師,犧牲的是教學品質,還是孩子們原本應有的學業成就?

 

蘭嶼完全中學國中部一個年級兩班,高中部每年級各一班,21位教師中,僅有4名主任與其他2名資深教師在蘭中任教滿5年。教師的不穩定,自然孩子的學業表現也會受到影響。每個孩子國中的導師幾乎每年換一個,「好不容易適應這個老師的教法,下一年又換新老師。」

 

花一堂課的時間溝通,什麼都沒上到就結束了

 

且新進老師除了得適應蘭嶼環境,還得適應一群文化、生活習慣都與本島不盡相同的學生。剛來的老師不瞭解離島學生,雙方太急著溝通的結果,就是氣氛很僵,「和老師合不來。」此外,師生無法溝通,有些老師會選擇自己教自己的,久了學生聽不懂,自然就選擇放棄。有些老師總是不聽學生發問,總是要學生等到自己說完了,才願意讓學生發問,然而,等老師說完後,學生們往往記不得剛才想要問什麼了。時間常常就這麼過去,什麼也沒學好,一堂課就結束了。

 

自然淘汰鐵律加上少子化衝擊,種下流浪教師因果

 

過去,教育部以師資多元化為由,鼓勵各大學廣設師資培育學程,導致有志教職者一窩蜂搶著進教育學程修課,並參加考試取得教師資格。但要進入學校任教,又必須參加各縣市學校所舉辦的教師甄試,在僧多粥少的現實下,以及「市場供需、自然淘汰」的鐵律,再加上因應少子化的衝擊,學校受教育經費限制,不開正式職缺以免教師超額的情況下,普遍以代理、代課教師權宜做法,種下流浪教師的因果。



一個老師同時兼任多科課程,主要到底是教什麼?

 

多數青年教師不希望前往離島及偏鄉中小學任教,因此在離島及偏鄉的教師流動率特別高。偏鄉、離島學校無法以較高薪資聘請教師,造成師資結構混亂:離島國中小一個老師同時任教多個課程,如理化老師同時教導童軍課程,或是國文老師同時兼任藝術課程教師等,這樣的消息時有所聞,造成學校根本無法精細分科與配課。

 

離島教師的心酸誰人知?教育資源及津貼是主因!

 

偏鄉和離島地區教育資源不足、欠缺津貼補助等誘因、服務期限過短,都是造成「候鳥教師」成為偏遠地區學校長年揮之不去的夢魘的主要原因。

 

離島地區,最需要的就是老師

 

台灣本島的孩子放學後通常會去安親班或補習班,除了學校出的功課,補習班往往還會出回家作業,孩子就在這樣反覆的練習中,逐漸累積起課業知識。但離島的孩子,並非不能理解上課內容,他們缺少的是反覆的複習,以及練習的量不夠,再加上蘭嶼的好山好水與悠閒氣氛,整個社區的氛圍,讓孩子不知道為甚麼我要拼命!其實,這樣的離島地區,最需要的就是老師。

 

面對老師的來來去去,孩子們會想說老師為什麼要走?是不是我們不夠好?

 

但離島教師卻因為教育資源及待遇問題而離開了這一片需要老師的土地,離開了最需要老師的孩子,好不容易和老師培養起感情、好不容易習慣了老師上課的方式,孩子們面對老師的離去,當然會無法接受,甚至許多老師在事後還要給學生做心理建設。

 

 

其實,孩子需要的是穩定的教學師資,讓老師留住才最重要。

 

民國104年,立法院三讀通過離島建設條例第12-1條規定,為保障離島地區學生之受教權,離島地區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初聘教師應實際服務六年以上,始得提出申請介聘至台灣本島地區學校。可以期待的是,未來會有更多長期在蘭嶼服務的老師,一同為島上的教育努力。

 

教育官員需要拿出具體行動,結束「候鳥教師」亂象

 

教育既是百年大計,也是投資。師資不穩定,學生必須不斷適應新老師,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效。是到了教育官員和縣市首長們,應該拿出具體行動,提供誘因終結「候鳥老師」亂象的時刻。




 

●圖片來源:論壇報 

●立即下載KnowingAPP,帶給你移動世代最酷的閱讀體驗

●訂閱Knowing電子報 

●加入Knowing讀者兄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