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長不長雲端人生,說短不短的移動青春
硬漢老吳
2015-07-26 20:39

Evernote的CEO換人做,前任CEO說會投入更多心力做產品,期待看到這個號稱「第二大腦」、「實現人生目標的工作空間」進化些什麼。

 

 

依賴Evernote快三年,在Google雲端空間後終於另有寄託,關於日常瑣碎全倒進Evernote,久而久之像生命史,可以找到去年今天、前年今天我想什麼做什麼,連年輕一度很瘋的手帳也沒動幾頁了,寫筆記畫個概念圖就騰到Evernote詳細作業,打字比寫字強,也是勉強不來的事。單純文章、表格和每月幾十張圖片,基礎功能就夠使用,一度虛榮升級付費服務,沒幾個月就退了,心情上自詡是V V I P即可,無牽無掛的。

 

 

Google雲端和Evernote的強項我喜歡稱為「樹洞功能」,就是當下委屈想罵誰、或一個過不去的鳥爛情境,寫下來嘶吼一陣就放下了,頭也不回往前走,比起我忍我糾結到傷心傷肝、筆戰傷關節傷肌腱、當眾開幹上法院,丟Google雲端和Evernote樹洞比較經濟實惠,當討厭的人跌了一大股,還可以很阿Q:「看吧,我早就講過800次了(寫下來並且你看不到800次了)。」

 

 

現在工作型態是 Google雲端作業,最新討論和文件連結丟Slack和Facebook。省去坐在隔壁還要寫Mail問候彼此的溫良恭儉讓,年輕同事都Slack出才華來了,調情、罵人和正規訊息交錯,大腦會自動組織一三五行是現在進度,二六九行是誰跟誰在一起閃瞎幫高調,第四和七句是訓話說下次別這樣,第八句是什麼都講了等於什麼都沒講的廢話,害老邁的硬漢要跟上挺吃力。

 

 

以前農工時代轉換成知識經濟,阿公阿婆念爸媽「整天玩電腦」,現在訊息和媒介即為工作,換爸媽問我「阿怎麼整天聊天」?

 

 

網路工作沒碰面也確定彼此在線,不想進辦公室就顯示為線上聊表敬業,工作、興趣和生活更模糊,要不要踩進訊息中心那是個人選擇。調節雲端節奏這件事,很軟也很硬:確保工作有趣、人群氣味相投,至少收到訊息不會胃痛逃避;適當切鬆換緊,有時為了專心讓想法長大,躲進自己泡泡裡或許聽音樂,或許一杯咖啡時間忍住不點開未讀,或許幾小時和家人朋友專心相處,一回頭發現訊息洗版,事件發起、揭竿起義、革命落幕如煙一般結束,只能爬訊息補腦,挖挖鼻孔「啊,真沒緣啊。」

 

 

在雲端儲藏想法、跟上工作訊息,獲得最新資訊更靠勤於切換數十個新聞入口,只要看起來光澤亮眼、左鍵點擊下去聲渾飽滿、滑幾則確認沉甸甸湯汁飽足,就一試成主顧加到書籤,作為邁向世界的雲端觸手。

 

 

不管儲藏室、訊息流、新聞入口,電腦和手機裡的物件總有替換,每個時代我們見證起起落落的一些什麼,大江東去可惜不是你,期待更流暢的做事嘴砲與調情,下一個工具又在哪裡? 

 

話說Knowing得到本屆黑客松「最佳應用獎」希望Knowing也能很快成為很多人的第二大腦,在說長不長的雲端人生、說短不短的移動青春,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圖片來源:Joshua Earle @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