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a0台灣年輕人不該「拼進東南亞」 !
專欄作家徐琦華
2016-03-20 22:35

台灣年青人找不到有前途的工作,只能在低薪間掙扎,已經很多年了。他們因此走上街頭,成了台灣近年來社會觀念急速轉變的起因之一。很高興能看到年輕人站出來關心政治和自己的前途,為促進台灣民主化貢獻了一份很大的力量。但問題並不是這樣就解決了,勞工待遇和環境變差,貧富差距急速擴大,這都並不是什麼個別現像,它是「全球化」所帶來問題的一部分。

 

即使是像美國這樣的超級強國,一般人的工資多年來也沒有上漲多少,憤怒的基層勞工將矛頭指向了外來移民,這也導致了川普的乘勢而起。北非的茉莉花革命,背後的起因中也同樣有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與生活條件變差等等的因素。 再說歐盟,應該是勞工法律保障最完善的國家,照理說工人和白領們應該可以平靜過日子,但實際上也辦不到。

 

就因為勞工的權益被保護得好,在中國等地工業大肆發展時,許多企業就貪圖成本便宜的勞動力,把工廠搬到那些國家,使得許多歐洲人只能在不景氣中勉強掙扎的過日子。

 

在義大利,那幾年真的是哀鴻偏野,很多極有才華的人,也一樣失去工作,不知何去何從。直到這兩年,因為在那些國家製造的產品,品質無論如何都達不到最高標準,一些大廠於是又回了頭,現在才比較能喘一口氣,但還是遠不如以前的生活。

 

 

在整個世界的通訊和交通都變得十分便利,卻又沒有統一管理的這個時刻,跨國企業可以說是占盡便宜。哪兒成本低,他們就往哪去,各國政府只能看他們的臉色,各國勞工也只能互相竟爭,誰最便宜才用誰,於是中國的「血汗工廠」,印度的農民被逼到自殺,都是這個現象的產物。

 

所以,如果台灣想要走出目前困境,就決不能加入這個低價勞工的競爭團隊。因為如果要比低價, 當然就決不可能調高勞工待遇與福利,相反的,我們還得要與中國、越南、菲律賓等國進行低價競爭,待遇只有可能比以前更差。還有,要擁有吸引跨國企業的便宜設廠環境,就決不可能講究環保,或是使用什麼乾淨的能源,只能什麼便宜就用什麼,而不計代價追求經濟發展的結果,我們已經可以從對岸那邊清楚看到後果了。

 

台灣現在唯一比較可行的一條出路,就是產業升級。歐洲能讓出走的產業回頭,靠得是他們無可取代的藝術與工業實力,台灣要能在這股巨浪中生存下來,也必須要能發展出自己獨特的,無可取代的專長才行。 所以個人十分懷疑「把台灣拼進東南亞」政策的正確性,那裡基本上就是一群面對跨國企業毫無招架之力的奴工國,台灣若真加入他們,哪裡還有明天?遠不如號召一群有志青年前進矽谷,培育出一批新一代的人才,打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下!

 

延伸閱讀:樹懶這麼懶還這麼勵志,我要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