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被嫌給全班零分,教學評鑑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編輯部
2017-01-18 12:30

大學時期,每個學期末都要幫老師做教學評量問卷,很形式上的,問一問老師的教學方式有沒有達到學習的主旨、課程安排好不好等等幫老師打分數,評鑑目的其實算是給老師教學的一種回饋,努力了一個學期之後,學生的感受怎麼樣,有沒有需要調整的地方,但是這種評鑑,配套措施卻沒有那麼完善。

 

日前世新大學一名男老師因不滿某學生在期末教學評鑑上填寫「內容稍嫌空洞」的評語,認為自己教學認真卻遭惡意批評,詢問校方後也無法得知是哪位同學下的評論,因此決定將全班150位同學的學期成績打零分,以示抗議。

 

該事件一出也立刻引起爭議,有人力挺該名教師,認為他的做法很有guts,但也有人認為評鑑匿名就是希望同學勇於表達意見,用這樣的方式威脅同學道歉有失教師的風度。

 

教學評鑑目的是希望協助教師了解教學之優缺點,以提供教學品質以及教師未來發展,但這種評鑑卻也顯現不少問題。

 

一些助教或者兼任老師,因為教學方式還未定型,還在跟學生磨合,更不用說是外聘的老師,這個雙方都還在適應的過程,學校往往以學生評量的結果,作為老師表現的唯一依據,有些老師因此被轉調,甚至拉低教師評鑑分數,往往不是不認真,而是得罪了學生。

 

像有些老師,喜歡在課本之外,加一些有趣的內容,比如外語課程,就讓學生練唱流行的英語歌曲,又或者電影課程,老師安排了校外產學合作,希望學生跳脫課本,從實作上了解到底電影產業是怎麼運作,看起來教學內容頗為豐富,但這兩位老師學期末的教學評論問卷,卻都意外的很低分。

 

有些學生不喜歡英文課唱歌,有些討厭上一堂課要來回跑,很花車錢或很麻煩,他們考慮的不是能不能學到更多東西,而是這麼做符不符合他們的喜好,他們的需求,更誇張的是,有些人甚至會集合同學一起評低分數,或者因為期末分數很低,挾怨報復這個老師。

 

所以許多老師,在有評鑑壓力的前提下,上課時就採取迎合學生喜好的策略,比如上課不點名,或者不考試只要期末交報告,等等讓學生輕鬆拿學分的方式,變相抹煞教學的多元性,被學生綁架,也讓教學內容扁平化,如果評鑑成為老師能不能續聘存活的依據,情況再不改善的話,就像先前外籍教授韋佳德說的,這種僵硬的官僚制度,只會讓教育二字,離本旨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