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暑假美國著名的百克里音樂學院 (Berklee College of Music)與波士頓音樂學院(Boston Conservatory)達成合併意向,今年初雙方再次確認合併計畫。兩者合為一體的舉動,直接挑戰故有傳統音樂學院的形態,如同兩校對外的宣言,合校的想法是為了打造21世紀所需的藝術家。
百克里和波士頓校址緊連「隔壁」,卻被一堵「牆」所隔絕,這堵牆叫做畫地自限,不過,長久一來,兩校已有日久生情的跡象,雙邊師資交流頻繁,學生們共享餐飲與保全服務,三不五時跨「院」合作。但如此時而「出軌」的行為,並沒有真正切入核心,尤其尚未發揮互補的能量,如果全力發威,百克里的學生,在波士頓不只能接觸到精緻音樂,還有機會接收音樂劇、舞蹈、戲劇等(波士頓音樂學院不只教授音樂);波士頓的學生,在百克里的身上可通往商業音樂、音樂治療、聲響設計、電影音樂、遊戲音樂、數位音樂的花花世界。
再講明白一點,支撐兩校以合併達成雙贏局面的理由,在於「解決供需」、「創造供需」。有鑑於古典音樂市場的委縮,是一個全球性的議題,雖然它委縮的速度不至於一夕之間潰堤,但的確遭受挑戰。當市場警鐘響起之時,有幾種可能的基本反應,一是增強人才的觸角,二是放大原有的格局,三是因應需求或開創需求。反觀,商業的音樂世界,或許相對於古典生存的靈活度較高,但是再商言商,如何更具思想、更具藝術層次、對文化理解力更高、更能兼顧雅俗,也是一門需要投注的學問。
如果將百克里和波士頓的結盟視為一種教育形態的翻轉,那麼在台灣又有什麼樣的可能性。舉例,台灣每年從大學畢業的作曲學生不少,但是電影、電視甚至是音樂劇、戲劇、舞蹈時常為尋不得適合的音樂創作者而煩惱;台灣每年走出校園的聲樂學生也不少,但是台灣製作音樂劇時演員的選擇經常短絀,爵士歌手常被忽略,跨界歌手在台灣甚至不算存在。
如此說法,並非意味,要所有音樂系作曲組學生全都放棄學院派路線投入實用音樂領域(話說,實用音樂要做的好,也不是容易的事);或是所有聲樂組的學生完全放棄美聲那一套,改唱音樂劇(事實上,術業有專攻,音樂劇也不是開口就能唱 )。而是從現狀中凸顯供需不平衡的問題。也就是說,學校教育的層面,能否更加多元,與社會多重的需求可以連成一氣,作曲系的學生,可有貝多芬也可以有伯恩斯坦、約翰·威廉斯、植松伸夫;聲樂學生,可有涅翠柯也可以有莎拉·布萊曼、黛安娜·克瑞兒(百克里校友)等。
當然嘗試撼動現有體制不是容易的事,但是如果沒有一丁點的想要作為,又如何有機會擾動現狀開拓可能的活路。台南藝術大學早在2002年便設立應用音樂學系,全面成效還待迸發與檢驗;今年四月,台北藝術大學公布了「IMPACT音樂學程」(學士後跨藝合創音樂學士學位學程),雖然只是一個「起步」,可被視為回應當下的嘗試。
IMPACT意指Interdisciplinary(跨界)、Multimedia(多媒體)、Performing Arts (表演藝術)、Collaborative Technology(協同科技),學程統整北藝大音樂學院、電影與新媒體學院的教學資源,並邀請具備實務經驗,跨越現代、流行音樂師資共同策劃,並與16家企業機構簽訂實習產學合作同意書。
活躍於流行音樂領域的李欣芸、李恕權、侯志堅等被列為師資,李恕權的一席話頗能反應現狀,他以當今好萊塢電影配樂創作為例說明,國內有很多優秀音樂人才,創作表現上都具有國際水準,卻因為未有機會專精相關需要的技術,發展受限。因此,學程培育的功力,以能夠符合就業市場所需為目標,包括流行歌曲編寫、電視電影廣告音樂創作、音效設計與聲音後期製作等,在創作與製作面向之餘,還納入行政管理,包括唱片製作企畫發行、音樂展演策畫、藝人管理等。
近來在培育音樂劇人才頗為積極的台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今年也有新動作,正式「往下」扎根,在大學部推出音樂劇相關學士學位學程,首階段將招收15位大學新鮮人,大一、大二進行基礎培訓,大三開始參與團隊創作。
除了學校自我翻轉的能力,當今台灣面臨前所未見的場館大爆發時代,這些場域是否有機會扮演優化土壤,協助供需平衡的媒介。比如,台北表演藝術中心今年十月登場的「音樂劇人才培訓計畫」系列,也是回應當前困境的一種解決提案。
台灣音樂劇發展近30年,人才培育的工作,過往以民間表演團隊為主,近年雖有不少大專院校陸續開設相關課程,但是針對專業表演者進修訓練的管道有限。這項計畫,以場館的角度,一方面發掘有潛力的年輕好手,另一方面也提供線上演員「在職進修」的機會,同時也為未來自製音樂劇打根基。
培訓計畫由台南人劇團聯合藝術總監蔡柏璋策劃,他本身為編、導、演、歌四棲,在音樂劇領域的代表作,為其所編導的《木蘭少女》。近年來,他多次出國取經,前往英國、美國、法國等地學習,據他所言相較於他國,台灣音樂劇人才養成確實面臨困境。譬如校內節目製作資源缺乏,學生實戰磨練機會不多,導致自表演科系畢業的學生與專業表演者所需具備的技術條件仍有差距;國內專業表演人員薪酬不高,加上坊間表演訓練課程收費普遍不低,出國進修所費不菲,在現實考量下,演員寧願選擇參與更多演出,而捨棄將心力投注於進修;表演團隊則因製作費缺乏,無法為演員兼顧排練及訓練的功能,形成表演人員長期處於訓練不足的情況,節目素質難以提昇。
計畫以十位國際師資長達一個月的魔鬼訓練,每日近十小時的課程,開啟「世界之窗」。課程涵蓋演技、發聲、咬字、歌唱、聲音演說、舞蹈、舞台搏擊、音樂劇甄選技巧等。至於授課內容,譬如「舞台搏擊」在台灣鮮見類似的訓練,在博擊課堂上,主要學習肢體衝突的情境表現,像是揮拳、打群架等都是練習的內容。「聲音演說」在國外也十分重視,英國人和美國人說話的英文腔調不同,美國各州的發音也有出入,因此中文、台語的發音在舞台上也應該因人背景而異。「音樂劇甄選技巧」企圖增強台灣演員的競爭力,尤其近來有諸多華文音樂劇在全球招兵買馬。
百克里音樂學院與波士頓音樂學院結親,結果能否達到假設性的雙贏?「IMPACT音樂學程」能否逐步陪養出能與實務連結的多方位人才?「音樂劇人才培訓計畫」能否為台灣孕育出更多優秀的音樂劇工作者?但只要有做就有對的機會,老話一句失敗也可成為成功之母。選擇故步自封,畫地自限,安於現狀,只會離時代愈走愈遠。
延伸閱讀:電影《我的少女時代》5/12在韓國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