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世傑:蔡英文處理兩岸,國民黨已無關宏旨
郭珈寧/編譯
2016-10-12 11:10

(2016年1月16日,台灣大選投票日,國民黨參選人朱立倫宣布敗選。)

 

毛澤東曾在1957年提到「階級鬥爭,一抓就靈」。簡單地說,重點不在社會階級,而是為政者能否有效掌握並運用這個社會分歧,豎立起我與他者間根深柢固的矛盾,鋌而走險一翻,即可從政治動員中擷取更大權力。

 

在全球化大行其道的今天,國族國家(nation-state)並未如1990年代諸多學者的預言般消蝕;各國內部,族裔與國族身份認同的分歧,仍為新興政治人物攫獲權力的意識型態武器——而這個趨勢,又隨著全球人口移動而漸次加深。

 

在德國,意識型態光譜屬極右派的另類選擇黨(AfD)近兩個月來在地方選舉大有斬獲,迫使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承認其難民政策「錯誤」;大西洋另一岸,主張在美墨邊界興築反移民「長城」的川普(Donald Trump,川普)獲得超過三分之二白人工人階級群體的支持;更不消說,2016年國際最重要的新聞莫過於英國脫歐公投通過。

 

廿一世紀已邁入「族群政治,一抓就靈」的年代,台灣也不例外。蔡英文時代的兩岸關係,同樣離不開國族身份認同的政治競合。歷史上由「省籍—移民」因素形成的社會分歧,隨著人口自然老化漸次退出政治競技場;鎔鑄台灣屬地(原生論國族主義)或制度(公民國族主義)認同的台灣國族身份認同,已經成為「台灣共識」。

 

陳水扁執政期間標榜的台灣人主體性,成為製造族群矛盾的代名詞;馬英九的親中政策,反而促成了台灣人認同度大幅提昇。就國族身份認同而言,「撕裂的台灣」已經越來越像過去式。

 

蔡總統就任以來,內有「天然獨」世代的民意,外有美國畫下紅線,反對台北捋中共虎鬚,其兩岸政策只能用「不慍不火、未見高潮、退字當頭、堅守底線」形容。當蔡總統努力「維持現狀」,不免悄然侵蝕過去國民黨訴求「穩健」獲得的政治合法性;而認同變遷下,更使得建基於中國民族主義的國民黨,越益顯得無關宏旨──不管其要選擇「一中各表」還是「一種同表」的路線。

 

蔡英文在兩岸戰線上的拿捏

 

在蔡英文之前,民進黨僅陳水扁曾擔任總統大位。因此陳前總統的兩岸政策,是評估蔡總統兩岸政策必要的參考座標。

 

在陳任期的頭兩年,曾試圖以民選總統身份開啟兩岸交往。2000年就任演說中,令獨派大為光火的「四不一沒有」(不會宣布獨立,不會更改國號,不會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會推動改變現狀的統獨公投,也沒有廢除國統綱領與國統會的問題),2000年底的「跨世紀談話」,以及2002年5月大膽島談話中明確指向「兩岸統合論」,皆屬如此。然而,北京也從未接下他的橄欖枝。

 

2002年7月21日,陳水扁接任民進黨主席時發表講話:「如果我們的誠意,不能換來中國相對的回應,我們就應該認真思考:是不是要走自己的路?走我們自己的臺灣路?走出我們臺灣的前途?」2002年8月2日他在與世界台灣同鄉會(編按:海外獨派組織)第廿九屆大會進行視訊致詞時表示:「台灣與對岸中國是一邊一國,要分清楚」。

 

陳水扁就任總統兩年後,才開始明確表達「對抗中國」的話語。

 

對照之下,蔡總統一開始仍循陳前總統「以和解為綱」的路數,而北京態度也是相當一致。蔡英文在就職演說中,對於1992年的海基、海協兩會協商,表示「尊重這個歷史事實」;5月25日,衛福部長林奏延在國際衛生大會(WHA)會場的演說中自稱為「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只有一次提到「台灣人口」(Taiwanese population)──此舉被解讀為在國際舞台上展現極度自制;然而島內不捧場,批判者眾。

 

再來是陸委會副主委林正義於9月15日,在美國華府表示:新政府對「九二共識」的表達方式,其實已釋放很多善意,例如官方使用的文字,從扁時代的「中方」、「中國」,到新政府的「陸方」、「中國大陸」。他希望這些小地方表達的善意,北京能「稍微放大一下去感受」。

 

北京方面確實是「放大感受」了,只是朝向相反方向。新南向政策被中國社科院台研所研究員王建民稱為遠中、脫中的「文化台獨」、「經濟台獨」,而台灣的外交部在九月下旬未收到「國際民航組織」(ICAO)年會邀請函,也是因為北京出手。

 

不過在 9月29日晚間,蔡英文以民進黨主席身份發佈的「給黨員的一封信」中表示:「我也要請各位相信,有些價值,我們一定會堅守。我們要力抗中國的壓力,發展與其他國家的關係。我們要擺脫對於中國的過度依賴,形塑一個健康的、正常的經濟關係。」當這話從溫和的蔡總統的公開信中出現,與熱情昂揚的陳前總統喊出「走我們自己的台灣路」,對華府的意涵是相同的。在這裡,早已不存在「聽眾效應」、「選舉語彙」等解釋空間;而在時間點上,才上任四個多月的蔡英文,甚至顯得比陳水扁還心急。

 

但在短短一週後,蔡英文在10月4日接受美國華爾街日報專訪時,又從九月底的「力抗中國的壓力」,改口稱呼對岸為「中國大陸」或是「中國大陸北京方面」──「中國」後有沒有接「大陸」二字,涉及北京判斷是否涉及「兩國論」而「茲事體大」,蔡總統用詞顯有深意。她也指派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為總統特使,充作 Chinese Taipei 在 APEC的政府首腦峰會代表;並未遭到北京方面拒絕。

 

10月10日的國慶演說中,蔡總統延續520基調,重申要恪守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尊重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在既有政治基礎上,推動兩岸和平穩定發展。但她也繼續強調「我們不會在壓力下屈服,更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同時呼籲中國大陸當局「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兩岸之間應該盡快坐下來談。值得注意的是,蔡總統在國慶演說中以「兩岸的兩個執政黨」、「中國大陸當局」稱呼北京,與過去馬英九的「大陸當局」沒有重大差別。

 

五個月的進進退退間,蔡總統或許給一些人操之過急、有失章法的印象;但細看並非如此。從520就職以來的脈絡來看,蔡總統的表現肯定不符合台灣獨派的期待,但是其對維持兩岸穩定的意志,倒是符合華府在亞太的利益,尤其在當前亞太局勢不確定性高漲的當下。

 

亞太新局下,蔡英文的穩定路線

 

吾人必須關注的,仍是亞太區域局勢。區域力量均勢的變動,對台灣政治人物在兩岸關係的抉擇,一直有舉足輕重的地位。Lowell Dittmer 教授提出的三角論,一直是觀察美中台三邊關係重要的架構理論:美中如交好,台灣利益被犧牲;美中如齟齬,美國比較願意維護台灣利益。

 

2001年911恐攻事件後,美國需要中國聯手全球反恐,倡導「一邊一國論」的陳水扁總統,就只有被華府與北京聯手修理的份;但在廿一世紀第二個十年,世界局勢丕變,中國已經是全球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民幣也如願入了 SDR,中國在習近平主政下改變韜光養諱的陳規,開始挑戰美國,或者,至少挑戰美國在東亞地區的領導權。

 

美國在歐巴馬(Barack Obama)總統執政期間力行「亞洲再平衡」(pivot to Asia)的東亞戰略,積極交好東南亞國家,以試圖平衡中國這一繼起的區域強權。美國此時何嘗不需要台灣?因此,一時甚囂塵上的「棄台論」,沒幾天就在美國銷聲匿跡,即便被認為親中的馬英九總統,也沒因此背棄美國在東亞地區的國家利益,同樣在任內大量購買美製武器。同時,監控範圍可達新疆的舖路爪雷達(AN/FPS-115 PAVE PAWS)仍舊有效運作。

 

蔡英文政府上任以來,也未大幅更動台灣的防衛政策,舉其略大者,僅在研議恢復徵兵制,以及發展國防軍工產業為國內的龍頭重點產業。

 

對美國而言,當前的台灣不是問題,菲律賓才是「麻煩製造者」。廣受社會中下階級擁護的杜蒂特(Rodrigo Duterte)於今年6月就任菲律賓總統後,迅速展現出「親中俄、遠華府」的政策方向。他於9月29日訪問越南時表示,10月初的菲美聯合軍事演習為其任內最後一次,這使得美國在西太平洋上陷入「島鏈斷截」的危機。美國防部長卡特(Ash Carter)疾呼美國將繼續維持南海水道暢通,越南國防部長吳春歷(Ngo Xuan Lich)隨後幫腔,希望美國繼續維繫東亞與東南亞的安全繁榮。

 

在這個時刻,蔡英文政府存在兩個選項:「對抗中國」或「按兵不動」。

 

「對抗中國」的戰略能被考慮,原因在於國民黨已經不成氣候,民進黨與友黨時代力量在立法院居絕對多數。「一致政府」下,蔡總統的行動自由度大增,這是陳水扁總統不曾擁有的甜蜜滋味。民進黨選票一向受惠於兩岸關係的負面發展,且台灣內部,青年人的國族身份認同正炙熱綻放。蔡總統如此時留中不發,更待何時?

 

然而,蔡英文畢竟不是陳水扁,激情呼喊與溫情召喚,不是一個自詡國際經貿談判專家的長項。這也許是蔡總統「無視」趁亂打劫機會之窗的原因;也因為此,深綠對蔡總統展現出相當不耐,其咄咄進逼的聲浪也只會更強。蔡終將成為台灣內部「國族身份政治平衡者」的角色,並因此得到華府關鍵的支持;

 

「按兵不動」的邏輯則展現在許多方面。當中最著者,無非是九月份重頭戲:中華民國外交部是否要再度向聯合國叩關?答案上週揭曉。外交部長李大維表示:以台灣名義入聯是 「不可能實現的夢想」。當蔡英文政府不尋求入聯,而著重實質參與聯合國周邊組織,這與馬英九時代其實並無二致。

 

同樣的,派遣宋楚瑜出任APEC總統特使,也是類似邏輯,找一個北京可能接受的人選。畢竟,能出席或至少繼續維持台灣/ 中華台北/ 中華民國在國際場合的實質曝光,就已經是「不輸」了。另一方面,當蔡總統不製造麻煩,北京找不到見縫插針機會,其實也莫可奈何;更何況,2017年中共十九大下的權力佈局才是重中之重。台北過於躁進的殷鑑不遠,冷對抗下的互不相傷,對蔡在國內還是國際上就都是加分的。

 

國民黨的路線,誰還在乎?

 

台灣身份認同未必一定支持台灣獨立,但近些年來「一邊一國」看法不僅是主流,並傾向支持台灣文化民族主義。政治上的結果,則是使泛綠陣營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任何與「一個中國」有關的政治宣稱,遑論接受「九二共識」。

 

吳敦義與洪秀柱的言辭交鋒,不僅在台灣沒啥市場,就連《新華澳報》資深對台事務評論人富權都不看好這「一中同表」,因「同表」在國際上將觸及「兩個中國」的政治禁區,同時也不見容於北京以模糊態度處理兩岸事務性交往的風格。中國人民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政治學系教授王英津認為,簽署和平協議涉及中國如何定位台灣的政治關係問題,況且台灣內部對其意見難以一致,因而不是短期之內能夠達成。

 

換言之,國民黨在洪秀柱的領導下越來越向蔣介石看齊,只是把「反攻大陸」替換成「簽署兩岸和平協議」,你說她畫餅充飢也好,飲鴆止渴也罷,缺乏具體實踐的可能,又豈能成為「中興大業」的張本?

 

北京劃出九二共識接受與否,為兩岸官方/半官方機構能否繼續交流,台灣能否參與國際空間的紅線,同樣的,在蔡英文的委任中,「不接受九二共識」,檢討過去兩岸經貿交流,也同樣是台灣主流民意劃下的紅線,這兩條紅線像是兩條沒有交集的平行線,也是當前兩岸冷對抗、北京給台北在國際空間「穿小鞋」的主要原因。

 

兩岸其實都有其難處,對北京而言,台灣問題在中共中央的政策排序上,還在維繫中國國內漢民族、少數民族居住區域以及邊疆地區穩定之後,但因維護「國土完整」的巨大且不可打折的象徵意義,使其必須每以十三億人之堅定意志討伐之,同樣地,台北不也是以2300萬人之民意抗衡?

 

因為無解,雙邊就只能搞搞小動作,雖說東亞國際關係的變動確實給予蔡總統往「一中」禁區踩踏的政治資本,但蔡總統卻以穩健保守的態度「以不變應萬變」,直接侵蝕了國民黨過去「安定牌」的政治空間。

 

在這情況下,誰又會關心國民黨新一輪的路線鬥爭誰主成敗?

 

(倪世傑,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

 

 

本文獲端傳媒同意轉載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