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的下一步?比特幣和以太坊路線之爭
31QU/張詠晴編譯
2019-01-10 17:49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

 

Dapp普遍都是資金盤同時也反映出,區塊鏈落地難的問題。從區塊鏈誕生到現在,一直就有各種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的口號,然而具體落實到實踐中,往往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區塊鏈無法真正給實體經濟的各行各業帶來飛躍的發展。

 

「形同雞肋」是目前區塊鏈技術遇到的尷尬處境。AOA公鏈CEO趙美軍告訴31QU:「拿物聯網為例,區塊鏈能給物聯網帶來的改變很少,基本上是有區塊鏈物聯網能活,沒區塊鏈物聯網也活的不差。」

 

這些問題也是區塊鏈2.0路線所面臨的處境之一。

 

而在區塊鏈2.0時代,也有一批以巨頭為主導的「務實派」,他們更多是把區塊鏈技術做減法,讓區塊鏈技術更快的落地。

 

在中國,阿里巴巴、平安、騰訊、華為等巨頭早已悄然佈局區塊鏈。但這些傳統巨頭只是單純將區塊鏈作為一個技術來看待,是為了更「優化」而不是要利用區塊鏈去解決自身問題。此外,傳統巨頭選擇區塊鏈和圈內項目團隊有一個截然不同的地方就是:不發幣。

 

馬化騰認為,區塊鏈是一個還不錯的技術,但如果每家都透過技術發幣,則存在很大風險。

 

截至目前,除了比特幣,區塊鏈應用的落地收效甚微,以至於比特幣被稱為區塊鏈最成功的應用。

 

區塊鏈未來情況幾何?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去年年底,沸沸揚揚的BCH分叉戰爭,其實質也是吳忌寒和CSW對於BCH發展路線的分歧造成的。吳忌寒支持的BCH ABC路線,想要將BCH打造成一個能夠承載更多功能的綜合公鏈,而CSW支持的BSV,則想要讓BCH回歸到和比特幣一樣。

 

在熱鬧了幾年後,區塊鏈產業似乎又回到了2014年初,站在新舊世界的分叉點上。

 

我們在回到區塊鏈時代劃分上。

 

比特幣路線和以太坊路線還在互相較勁,不甘寂寞的幣圈人又發明出了區塊鏈3.0的概念。2018年6月,所謂的區塊鏈3.0項目EOS誕生了。

 

EOS也是以生態建設為主的一條公鏈,但其與以太坊在共識機制上並無太大差別,至少沒有質的飛躍,有的只是在原有基礎上的「小修小補。」此外,EOS也並沒有對現階段區塊鏈做出大幅度的突破,所以EOS無法擔當起區塊鏈3.0的名頭。

 

當然,如果查詢一下就會發現,在網路上,區塊鏈5.0也已經「出現」了

 

是否在區塊鏈領域,只有兩條路?要麼是執行單一的功能,要麼是發展全面的生態?就未來而言,我們不得而知,但就現在來說,恐怕是的。

 

結語

 

在托洛斯基和史達林兩派互相鬥爭過程中,斯派指責托派是帝國主義走狗,並聲稱要將其全面剿滅。而托派則被趕出了政權,最終成為了理想的寄託。

 

斯派是現實派,托派是理想派。基於二十世紀的運動事實,現實派為了鞏固政權的現實,屠殺了理想派,而最終也因為喪失了理想而全面變質而破滅。

 

在加密貨幣世界裡,現如今走以太坊路線的加密貨幣有很多,而比特幣則很孤獨。究竟哪一種路線是正確的,我們無法做出回答,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比特幣不會像「托派」那樣被徹底剿滅。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比特幣與以太坊路線之爭:敢問區塊鏈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