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作家艾爾文,如何滾出人生第一桶金
翁健偉
2016-04-28 11:10

以部落格「富朋友理財筆記」,在短短五年就達到1400萬人次的瀏覽記錄,理財作者艾爾文無論在網路、還是書市,都享有超高的知名度。應「Knowing新聞」邀請,舉辦「新春理財經,滾出人生第一金」講座,艾爾文與讀者分享理財的概念與心態。

理財可以預防萬一

提到自己為何從一個單純上班族,轉變為理財作者,艾爾文提到在28歲那年發生的遭遇,「那天早上本來要去公司開會,騎了摩托車到了公司樓下,一個迴轉,竟然有車子迎面而來、從我面前穿過去 。」他原本以為自己撞邪了,原來只是幻影。但是大白天的怎麼會有幻影?「我的眼睛出了問題,右眼視神經出問題,血管堵塞就是俗稱的『中風』。」失去了健康,讓他更警覺理財的重要性,「假使當時我沒有收入、也沒有存錢,我擔心的『是否能活下去』,而不是『這病會不會好』。」在這樣的情況下,除了面對健康狀況,還要面對生活壓力,也會造成意志消沈。

然而市面上有許多理財的方法,到底該選擇哪一種?艾爾文說選擇「有效」、「簡單」的就好。只不過,人類也往往會被複雜的事物所吸引,所以理財路上才會如此難行。但是他整理出最有效、最簡單的三個理財目標,跟讀者分享。第一,管好錢;第二,寫目標;第三,求穩定。

 

認真記錄花費流水帳,從中找出開支趨勢

「管好錢」,聽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卻不容易。所謂的「管好錢」,就是「記帳」,無論是用哪一種記帳軟體,都要記下自己的每一筆支出。現在因為軟體的發達,記錄流水帳很容易,所有的花費都做成流水帳記錄,才能夠從找出趨勢,像是伙食費佔多少、總共花了多少錢、花費的波動到底是不是正常。「做流水帳,做趨勢分析,才能做中長期的規劃。慢慢地,未來的伙食費也可以推算出來。」他說曾有讀者寫信跟他求救,為什麼月入四萬五,也覺得自己花錢很節制,卻還是月光族呢?他只反問對方,「你有在記帳嗎?」沒想到三個月後,這位讀者又來信了,因為透過記帳的方式、瞭解自己的支出,認識自己的花費,反而存到收入百分之三十的錢。艾爾文認為唯有管好自己的錢,「才可以在收入都不增加的情況下,能夠增加自己的收入。」

 

夢想誕生只需一瞬間,金錢累積需要長時間

「寫目標」,也就是自己存錢要做什麼,無論是退休金、還是想去哪裡玩、還貸款,這些都是存錢的目的。即使當下還想不出來存錢的目的,艾爾文說這也沒關係,他自己在20多歲的時候也沒有很強烈的夢想,「後來我意識到,夢想是打動自己的當下,都是在意識到的瞬間就產生了!但金錢的累積,都是需要長時間的。」舉例來說,可能因為某一件事情發生,讓你很想衝去歐洲玩一趟;可是去歐洲的夢想誕生了,口袋空空卻沒有錢,變成「只有夢想,無法實踐」。

他建議用「信封存錢法」的概念,來把自己的收入加以分配,進而在看似「錢不夠用」的狀況下,依然可以存到錢。他建議把月收入區分為百分之五十當做必要生活開支,百分之三十則是緩衝金(也就是必要開支花不夠的時候,可以緊急動用),百分之二十則是存下來、當做理財投資的本金。而生活開支可以再區分為四個信封,督促自己每個星期只能拆開一個信封花用。緩衝金則分裝為三個信封,「但緩衝金信封的釘書針、膠帶記得要弄牢一點。」透過行為管理的方式,落實存錢的想法。至於理財投資的本金,可以規劃用來還學貸等不同的用途,視每個人的人生階段不同而定。

 

不是報酬率高,就是好投資

「求穩定」則是理財的大原則,雖然人們在理財過程中,往往都會忍不住去追逐短期就能獲利的方法,連艾爾文自己也是,「後來我意識到,我長期的獲利不遜於短期。」但是最花時間、最花精力、投資報酬率卻最低的,也是那些短期的投資。所以他建議大家應該著眼於穩健投資策略,尋找投資標的要著眼於「股息債息」加上「經濟成長」所帶來的「現金流」,降低投資風險。「投資風險有很多種,假使有一個投資機會,一年內可以翻三倍,本金要一百萬,你會投資嗎?」艾爾文說假使手上的本金基礎是兩百萬,與手上有本金基礎一千萬的人,即時都是冒著損失一百萬的可能,但兩者所要承擔的投資風險是截然不同的。他用這個例子,不是所謂報酬率高的,就一定是好投資,「簡化你的投資,投資路就會很順」。

演講最後,艾爾文也接受在座觀眾的提問,提到現在的年輕人受薪問題,「如果薪水很低,真的一毛錢真的存不起來,該怎麼辦?」他建議大家,學貸不管利率多少,出社會就盡量還清;假使沒有錢,可以一直增加競爭力,同時也得仔細思考,是否真的存不了錢。「人的潛力無窮的,不要小看自己。」

延伸閱讀:不再畏懼高牆,Richart讓雞蛋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