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農園算什麼 xa0xa0城市養蜂才夠潮!
余宗翰
2016-11-25 21:00

曾有某位養蜂專家在談都市人分享的概念時,說「如果你帶著一小罐自造的蜂蜜送給鄰居,你覺得你鄰居會不會對你印象深刻?」,又補一句「有誰不喜歡蜂蜜?」

 

可能大家會覺得納悶,蜂蜜在都市怎麼自造?都市人在頂樓種菜還有聽說過,蜂蜜要怎麼「造」?去偷採野生蜜蜂的蜂窩?

 

知道「銀座蜜蜂」嗎?

 

日本銀座在2006年開始在城市飼養蜜蜂,然後將採收的蜂蜜做成各式商品,比如調酒、蜂蜜蛋糕、蜂蜜梅等等,成為熱門的特色伴手禮。

 

 

如果日本可以,台灣為何不行?

 

其實城市養蜂的概念最早源自歐洲,台灣目前處於實驗階段,某些有心人在各個有意願的學校推行養蜂,在學校裡設立蜂箱,一方面提供學生機會做生態學習,一方面可做為學校的一種特色。

 

在一般的認知中,會認為城市裡的花蜜不夠蜜蜂採收,事實上城市裡的蜜源植物(可開花讓蜜蜂採蜜的植物)比一般人想像得還要多,加上目前在做城市養蜂的人也不多,倒不用擔心蜜蜂採不到蜜的情況。唯一要擔心的是冬天無蜜可採時要餵蜜蜂糖水以免牠們餓死。

 

當然,養蜂並沒有想像中的簡單,需要專家主導才可免於蜂類寄生蟲等問題,或管理不當使蜜蜂因為不安而舉族換巢,一夕之間「蜂去巢空」讓飼養人血本無歸。

 

 

蜜蜂不是有毒?

 

城市養蜂的概念就是要讓都市人多瞭解蜜蜂與生態觀念,其中一個至關重要的觀念是「蜜蜂要叮死人幾乎不可能」。

 

首先,華人將所有蜂類都統稱為蜜蜂,在蜂類分類會造成很多誤解。學科上只有「可以供人採蜜」的蜂才叫蜜蜂,全世界只有9種蜜蜂,台灣常見的才2種,為中國蜂與義大利蜂。蜜蜂都小小隻的,性情溫馴,除非去滋擾牠的蜂窩或故意抓牠,不然基本上不會被螫,而且就算被螫到其毒性也很小,除非對蜂毒過敏不然頂多是螫咬處疼痛紅腫而已。這也就是為什麼養蜂人敢讓自己身上爬滿蜜蜂的原因。如果蜜蜂很容易被激怒,毒性又強,誰敢這麼大膽呢?

 

至於新聞中那些被群蜂叮咬至死的都是其他凶猛的蜂類,尤其是虎頭蜂,易被激怒,領域意識又強,只要不小心侵擾到牠們的警戒領域就會非常危險。而虎頭蜂跟蜜蜂之間也很好分,前者大後者好幾倍。

 

因為民眾對「蜜蜂」─ 可採收蜂蜜的蜂 ─ 的不正確認知,所以有很多人會排斥城市養蜂人,怕會遭受魚池之殃,事實上是過慮了。

 

(虎頭蜂可是很大隻的  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蜂也可以除害蟲

 

蜂是一個大家族,一般人以為蜂就是住在蜂巢裡,事實上有很多種類的肉食蜂類住在木枝或竹管的狹長縫隙裡。而這種肉食蜂會捕食很多不利於農作的害蟲幼蟲,換句話說,我們可以利用肉食蜂來作生態防治。

 

有些都市小農會收集小竹管捆成一束,並吊掛起來做Bee Hotel招來肉食蜂類居住,牠們會在竹管中產卵,為了讓自己的幼蟲有食物吃,牠們會抓蟲放到竹管中,而這個過程就有益於控制農園害蟲,人蜂各得其利。

 

 

城市農園與城市養蜂互相幫襯

 

雖然買蜂種、蜂箱並不困難,但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養蜂,如果不會養又硬要養可能還會殘害無辜的生命,但城市居民可以多種蜜源植物支持城市蜂農,同時也綠化城市。或是做竹管蜂箱,既為肉食蜂製造新家,也能幫忙鄰近的城市小農控制害蟲,自己也能見證一般人少知的肉食蜂生活史。

 

先進的都市不應該只有科技與便利,而是涵納更多的動植物生態,同時也製造更多的生態教育,讓自然史走入都市兒童的日常。

 

延伸閱讀:你相信嗎?香港竟然可以開發天然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