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安慰劑效應指的是病人獲得無效的治療,卻因為相信治療的療效而讓自己的症狀舒緩的現象。這種神奇的現象大約在上世紀50年代提出,並漸漸受到認可,現在已廣為人知。安慰劑的英文Placebo源自拉丁語,意思是「我將被安慰」。
Placebo有一個反義詞叫Nocebo,也是源自拉丁語,意為「我將被傷害」。Nocebo中文譯為「反安慰劑效應」,這就比較少人知道了。
1961年有一位名叫Walter Kennedy的學者在科技文獻上看到許多關於安慰劑效應的報導,靈光一閃想到「既然人們對於治療有相信與愉快的反應,相對地應該會有對治療不信任與不愉快的反應。為此他提出「反安慰劑效應」,後來被證實了。
跟檢測安慰劑效應的方法一樣,研究人員會設立對照組讓他們服用無效的藥物,如果他們出現了病情惡化的現象,可能就是他們對服用藥物的效力抱有負面態度或是恐懼。
根據《壹讀》,2005年瑞典某醫師做了一個研究,發現當術後病人非常焦慮時,他們所需要的止痛藥劑量會多於心態平和的病人,亦即反安慰劑效應讓病人的疼痛閥值降低了。2006年,英國英王學院又做了一個相關實驗。研究人員找來60名普通人,和60名自稱對電磁波敏感的人對照,當研究人員騙說打開電磁波了,那些自稱敏感的人的頭痛程度會明顯上升,顯示反安慰劑的強力作用。
醫生的不良表現有可能引發反安慰劑效應
如果病患對醫生的信任能對病情產生正面影響,反過來醫生加之於病患的恐懼則會產生不良影響。美國麻醉師曾做過一個實驗。發現麻醉師對即將分娩的婦女的措辭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被告知有可能面臨強烈疼痛的婦女在麻醉時都會表現出強烈的痛苦,而被告知不會感知到痛覺的婦女其表現就平和多了。
安慰劑效應與反安慰劑相互抵消
現在做藥物效用評估時都會特地分成兩組,一組服用真實藥物,一組服用無效的安慰劑。如果新藥的效用超過安慰劑才能被證實有效。如今發現反安慰劑效應後產生棘手的情況。如果那些服用真藥的受測者以為自己吃的是無效的安慰劑,可能會產生反安慰劑效應抵銷新藥的療效,那就不能準確地反應新藥的效果了。
(所有圖片均取自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