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公鏈之爭,還沒來,也不會再來
珀西瓦爾/張詠晴編譯
2019-08-13 15:38

 

從2017年的大牛市開始,公鏈之爭就成了一個熱門話題。大餅、以太、量子、柚子、本體等一眾公鏈項目,無疑是市場上最耀眼的星。也正因如此,公鏈鏈成了人們眼中最有潛力的一個群體。

 

2018年,也正式在人們眼中成為「公鏈元年」,哪個公鏈最先落地成了人們最關注的話題,也是人們在選擇自己的投資標的的時候非常重要的一項標準。

 

然而,2019年已然過半,人們期待中的公鏈大規模落地並沒有實現,甚至連影子都沒有見到,更多的是為了落地而落地的案例。

 

那麼,公鏈之爭,到底會不會來?

 

曾經我也把這公鏈之間的一戰看做必然。到了今天,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更有可能,公鏈之爭只是我們的先入為主,更大的趨勢中,我們會直接進入應用型通證百花齊放的時代。

 

我們經常用安卓和IOS來形容公鏈的意義所在——底層操作系統。實際上,也確實沒有更這更合適的例子了。如今的以太坊,就像安卓的原始版本,問題眾多,但是為其他公鏈的出現帶來了思想的啟蒙和成長的沃土。

 

在安卓的基礎上,我們可以根據使用者的審美和需要衍生出MIUI、Flyme。但是,安卓的存在不會扼殺其他系統的存在,不會阻攔人們為了安全而選擇IOS,不會妨礙人們為了情懷而選擇Windows。同樣,以太坊的意義在於,她是如今區塊鏈的世界裡生態最為完善,工具最為完備,參與者最為廣泛的底層設施。如果說EOS是天使,恐怕會有更多人跳出來說她是惡魔,但如果說以太坊是半神,恐怕不會有多少人去提出異議。

 

以太坊會繼續存在,繼續繁榮,其他公鏈也會繼續在自己通往目的地的道路上前行,她們無需太多的瓜葛與紛爭。隨著5G的到來,數據傳輸技術的不斷升級,晶片等硬體設備的一代一代更新,公鏈落地的一天早晚會到來。猜想一下,技術進步,人這個獨特群體的需求也會更加具體和複雜。為了全球應用,我們可以選擇以太坊,為了小而美,為了成員准入審核,為了隱私和匿名安全,為了支付,我們的選擇絕不會只是以太坊。

 

區塊鏈給我們帶來了透明,帶來了不可篡改,帶來了可追溯,更帶來了無成本的信任。但區塊鏈的世界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為了效率,以太坊可以從POW向POS轉變,為了隱私,萊特可以吸收MimbleWimble,為了發展,ETH可以和ETC重新攜手。

 

也許有一天,還是會有一條新的公鏈出來取代以太坊。但那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在這個鏈上的世界所享受到的以前從未有過的自由。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觀點:公鏈之爭,還沒來,也不會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