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3.0到底是什麼?從BitTorrent開始談起
區塊鏈資訊/來源:量子鏈,作者:鄭義/張詠晴編譯
2019-09-05 11:21

 

自比特幣誕生以來,已經過去了十年的時間,區塊鏈和數位貨幣的概念已經被大家所熟知。如今,業內開始頻繁提及Web 3.0的概念,但關於Web 3.0到底是什麼,卻很少有人能說清楚。

 

Web 3.0

 

「不同的去中心化生產關係」

 

  • 資訊共享

 

大多數人可能沒注意到,最早的Web 3.0的嘗試實際上來自於一項沿用至今的技術:BT(BitTorrent)。BT產生的動機是為了解決大型文件傳輸時頻寬不足的問題。在Client/Server的模式下,Server發布了大型的文件後(例如操作系統、影片文件、遊戲安裝包等),會面臨大量的Client同時下載。由於Server的頻寬有限,則會出現Client下載速度過慢的問題。這是一個典型的隨著生產力提升,生產關係無法滿足生產力的場景。

 

BT因此設計了一套去中心化的文件傳輸方案。當Peer發布文件的時候,會把文件切分成許多小的數據塊,供其他Peer進行下載,同時發布所有數據塊的哈希值供驗證。當其他Peer下載了數據塊並進行哈希值驗證後,會提供給更多的Peer下載。

 

最終,文件會以數據塊的形式分布在多個Peer中。新的下載者下載文件的時候,實際上是同時從多個Peer下載文件的不同部分,並最終拼接成完整的文件。頻寬的壓力就變成由多個Peer共同承擔,下載速度從而得到了提升。

 

圖4:BT的網路結構(圖片來自Threestory Studio)在最初BT的設計中,除了Peer之外,還需要一個或多個Tracker節點來即時記錄每個文件分布在哪些Peer中。下載者會連接若干個Tracker來獲取文件的Peer資訊,從而決定連接哪些Peer來獲取文件。Traker通常會由一些下載站來維護。後續,BT加入了分散式哈希表(DHT,Distributed Hash Table)的設計,將文件和節點的映射關係分散式地記錄在多個Peer中,從而實現了完全對等的網路。如今的BT網路中,Tracker和DHT兩種模式是共存的。

 

BT還存在一個問題:缺乏對Peer的激勵機制。這造成了部分Peer只下載不上傳,影響了整個網路的文件傳輸。後來出現了PT(Private Tracker)模式,即私有的Tracker。PT會讓每個連接自己的Peer上報自己的上傳量和下載量,從而給予「上傳下載比例」高的Peer更好的待遇:積分獎勵、更高的下載優先級、頻寬等。不過BT很好地解決了Server的中心化問題,見下表。

 

表2

表2:BT如何解決了Server的中心化問題基於BT的思想,產生了很多類似的Web 3.0技術,例如電驢(eMule)、PPTV等,也產生了迅雷、VeryCD等我們所熟知的互聯網產品。但後來,這些應用都走向了沒落。因為隨著CDN、網盤等技術的出現和發展,BT主要解決的頻寬問題,在Web 2.0的模式下也得到了解決。

 

而BT的Web 3.0特性,如隱私性、可信性等,對於用戶來說並不是特別重要。再加上各國對於盜版的嚴厲打擊,BT的市佔率相比其巔峰時期大大縮水。事實上,由於BT可以工作在Tracker、PT、DHT這3中不同的模式下,所以對應了3種不同的生產關係。

 

它們之間的區別如下: 

 

表3

表3:BT的3種生產關係這些模式的嘗試,為後來的Web 3.0系統設計帶來了一些啟發:

 

1.為節點賦予多種不同的類型,更有利於激發用戶的活力。因為不同用戶使用系統的目的並不一致。在BT中,有的用戶是為了下載數據、有的是分享數據、有的是建立社群。用戶需要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對應類型的節點進行運行,而完全對等的網路是做不到這點的。

 

2.為貢獻服務的節點以適當的激勵,更有利於促使用戶為系統作出貢獻。如果沒有激勵機制的存在,一些惡意的節點會不遵守協議,只使用系統但不作出貢獻。例如BT中的只下載不上傳的情況。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從Web 3.0思考如何投資互聯網、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下個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