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斯哈林(Keith Harring)在世上只活了短短31個年頭,但是他留給大眾的藝術塗鴉可是多不勝數。他說從小時候就開始塗鴉、著色了,「因為我父親繪製卡通維生,所以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畫卡通。但我認為畫卡通跟當個『藝術家』還是有些不同的。」不過在70年代,人們對於『藝術家』的想像還是有限的,所以一心想當藝術家的凱斯,就被雙親與老師送去了藝術學校。但是在學校裡,他很快就發現自己不想走人們界定的那條路,「我只知道我不想當插畫師,也不想當繪圖設計。好像我認識做這兩個工作的人都很不快樂,他們都說上班時只能畫老闆交代的,只能下班後才能畫自己想要的。」
於是凱斯展開了橫越美國之旅,沿路參觀各種藝術展覽,回到匹茲堡後,進入大學旁聽。在這裡,他吸收了不少藝術養分,也慢慢發展出自己畫作的風格,甚至還在藝術中心舉辦了自己的展覽。但隨著展覽順利揭幕,凱斯也領悟到光是在匹茲堡展出,已經無法滿足他了,他決定前往紐約一闖天下。
靠著獎學金,凱斯進入紐約的視覺學校研讀,同時也對自己的同志身分多了一份認同。在紐約對他影響最大的,就是地鐵上的各種塗鴉,他覺得這些沒有受到任何藝術理論影響,完全隨心所欲的色彩表現,有著很強的生命力。「某一天當我搭地鐵的時候,發現有一塊本來該刊登廣告的空白處,我馬上知道這是作畫的最好地方。」於是他下了地鐵跑去買了盒粉筆,回去在上頭作畫。在當時搭乘地鐵並不安全,各種暴力行徑時有所聞,相對之下他在這些廣告空白處的塗鴉,意外地帶給人們一種安詳。凱斯一方面有空就作畫,一方面也偷偷觀察乘客們對他塗鴉的反應,由於搭乘地鐵的乘客三教九流都有,讓他領悟到藝術原來是沒有界線的,男女老幼都可以親近、表達意見。
相較於傳統藝廊當時高高在上的作風,凱斯選擇讓自己的作品走入大眾,但同時間他的作品也洛陽紙貴,成為收藏家追逐的標的物。「我並不想賣畫,但是如果不賣畫的話,我就得去打工才能維生。但是我寧可跟藝廊保持一點距離。」最後,凱斯終於得到藝術經紀人Tony Shafrazi的協助跟承諾,讓他可以放手做自己想做的事,也在1982年舉辦了個展。這場展覽讓凱斯的知名度大增,奠定了他在藝術界的份量,也等於被社會大眾認可了他的畫作與畫風。緊接著,他的畫作透過授權,也出現在各種商品,像是T恤、背包等;透過這種方式,儘管世界不認識他,但都看過他的畫作。
當然隨著名氣而來的,超乎想像的瘋狂,「1984年時,地鐵的畫作遭到『突襲』,大家都想偷一幅回家。假使我跑到地鐵站作畫,2個小時後畫就不見了,接下來就是被轉賣。」凱斯不願他的作品只能讓有錢人珍藏、欣賞,於是1986年他在紐約自己開設了「流行店」(Pop Shop),販售以他畫作為主題的各種授權商品。但是隨之而來的也是批評的聲浪,「在我的觀點看來,也許這樣的方式讓很多藝評家覺得被侮辱了。可是我從地鐵塗鴉起家時,我的作品從來就不是透過『正式』的管道發表的,我是直接訴求社會大眾。」對他而言,最大的鼓勵是來自那些對於藝術一竅不通、也沒研讀過任何藝術理論的大眾,那些最坦白的回應才是真正鼓舞他繼續創作的動力。
1988年,凱斯發現自己罹患愛滋病,他決定以作品喚醒大眾對於愛滋病的重視,並且以基金會形式資助愛滋病的防治研究、促進兒童福利的研究。「創作本身就是一種永恆,因為作品有自己的生命,不是靠血肉之驅的生命。作品可以一直流傳下去,會比你我活的還久。」他說對了,凱斯哈林的畫作依然不斷在世界各地,以不同形式跟大家見面。這個世界少了一個繽紛塗鴉的藝術家。卻有無窮無限的影響力。
推薦閱讀:這個人用自行車畫出全世界最大的塗鴉
圖片來源:普普塗鴉凱斯哈林特展Keith Harring : Multtiplexism官方粉絲團、Keith Harring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