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東森新聞雲報導,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成功建立自然繁殖復育流程的系統,復育了台灣原生本土種「台灣稻田魚」,可能可以應用於登革熱防疫,放入水域中可以減緩蚊蠅孳生的威脅,減少疫情的發生與擴大。
「台灣稻田魚」是台灣本土稀有原生種魚類,目前僅剩新北市及宜蘭縣存有少數族群,近幾十年低海拔的水汙染及外來魚種的威脅(吳郭魚啊大肚魚之類的),讓台灣稻田魚在大部分的台灣水域已近乎絕滅。
欸咿等等等等等等!台灣稻田魚是甚麼?我從來沒聽過稻田魚欸!
其實稻田魚學名青鱂(ㄐㄧㄤ)(但也有說法是教育部已經刪去這個異體字,所以只能寫鯧,不過查維基百科還是有青鱂這個名字),又稱米鱂,俗稱「稻田魚」、「魚目娘」。
這種魚兒的特徵是:魚體延長略側扁,背部直平腹部圓突;頭中大較寬,前端平扁;眼大而高位;口小上位,上齶較短於下齶;背鰭1枚,位於臀鰭後半上方體背;臀鰭基底很長,雄魚不變形為交尾器;胸鰭上位,其末端達腹鰭基底上方;腹鰭腹位,未到肛門。體銀白色,背面淡灰色,體背正中線自頸部有一條暗褐色縱帶;體側有一條黑色縱線;體長不超過4厘米。
他們生活於平地的池沼及河川水流緩慢處,水草茂盛處最多。對鹽份及高溫耐性強,即使在鹽田或溫泉中也能生存。喜歡在水體表層群游,以小動植物為食。產卵期為4至10月。在水溫18至30℃下可經常產卵;卵具絲狀突出物,用以纏絡水草,以便孵化。但對有毒物質及藥品耐性極低,經常因為河川汙染及環境過度開發導致棲息地銳減。
最重要的,青鱂有吞食蚊子幼蟲的習性,因此對滅蚊有一定的功效。所以希望這批生力軍可以趕快復育出來,幫我們速速消滅孑孓們,讓登革熱被壓制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