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五法國發生連環恐攻後,造成129人喪生,法國戰機在15號,就開始復仇行動,鎖定伊斯蘭國在敘利亞的大本營,10架戰機共投擲20枚炸彈,是9月下旬法國轟炸敘利亞,最大規模的空襲任務。
法國總統歐蘭德,17號在記者會發表聲明,法軍16號連夜向IS大本營發動攻擊, 10架幻象2000戰機,在台灣時間上午8時30分,投下16枚炸彈,成功轟炸了一座指揮中心和訓練中心。
似乎要藉此撫平巴黎市民的傷痛,美法相繼持續轟炸行動,而針對美國的民調顯示,有63%的美國人更擔心,類似巴黎恐攻事件會在他們周遭發生,更有60%的美國人認為,在攻擊IS這件事情上,美國應該更有作為,但有65%人反對美國派特遣部隊,進入敘利亞和伊拉克。
加拿大總理杜魯道,相反的在16號宣布,退出聯軍空襲IS的行動, 很明顯一昧使用轟炸,進行報復、懲罰,就產生兩個重大問題。
1 平民難民受波及
美國《哈芬頓郵報》報導,一名29歲的伊拉克居民辛南,七月份從伊斯蘭國本營亞拉卡逃出,她估計當地有數百名亞茲迪族女孩與小孩被俘,擔心巴黎連續恐攻,會讓俘虜的親戚一起被炸死。當地也有約50萬平民,將被轟炸波及。
2 轟炸引發對西方國家仇恨
IS士兵的招募策略,除了用恐懼征服人,另外就是以受害者自居,「因為西方國家侵害」合理化他們自身的恐怖行動,美國跟法國這麼做,不就剛好給了他們完美的理由,說服這些被轟炸的居民,走入恐怖主義的道路?曾經是IS俘虜的法國記者艾寧就表示,任何過度反應、分裂、種族歧視,都讓他們很振奮,相反的「德國人歡迎敘利亞難民,就讓他們很困擾」,根據他的說法,美法轟炸行動剛好是中了IS的圈套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