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古蹟起火 xa0關於台灣古蹟「自燃」之謎
余宗翰
2017-02-08 19:20

台灣古蹟動不動就起火這類的新聞已不新鮮了,金雞年年節剛過不久,又有一座百年古蹟付之一炬。根據《中央社》,彰化歷史古蹟關帝廟今天下午疑似後方民宅進行工程,工人電焊時火花引起火災,將寺廟後殿燒光。

 

這座關帝廟是清雍正13年(1735年)蓋的,是台灣少見、超過兩百年以上的古蹟,結果幾個小時後就全部燒毁殆盡,令人痛惜。根據《聯合新聞網》,文化局才在春節前完成所有寺廟的巡檢工作,關帝廟被編列預算準備進行整修,正在進行網上招標,沒想到又發生火災。目前正在清查有無重要文物被燒毀。

 

古蹟常會發生無名大火

 

台灣古蹟的「意外」頻傳是一個謎。一個古蹟幾十年來都好好的,但「據說」只要有財團要開發古蹟的周邊地帶,那些依古蹟法要保留的古蹟、老房就會在某天晚上無緣無故起火燃燒。因為這類「古蹟自燃」事件不斷發生,不只文化界的人忿懣,這幾年鄉民們也開始關注,質疑之聲縷縷不絕。

 

根據《維基百科》的臺灣文化資產火災列表,從1969年以來的記錄看起,會發現從1992年開始每年都會有古蹟起火,而從2006年開始,古蹟的燒毁件數開始增高,平均每年4,5件古蹟起火,去年2016年最誇張,有12件古蹟出事。

 

一方面,台灣規劃的古蹟防火機制並不足夠,以這幾年才修復完成的台北紀州庵為例,當時修復期間,參與古蹟重建計劃的志工們也曾為了防護古蹟免於意外而耗費不少心力,又何況多數投注心力不如紀州庵重建計劃的古蹟。另一方面,雖然有心的地方人士知道要申請古蹟登記以進行保護,卻常常在審查期間慘遭祝融之災,不免令人起疑,是否為有心人士暗中破壞。

 

(朴子配天宮正殿)

 

去年就有一個很扯的古蹟起火事件,根據《聯合新聞網》專文,有75年歷史的北港糖廠日式宿舍在斷水斷電且「下雨」的夜晚起火全毁。

 

有何解方?

 

畢竟守護古蹟需要有心的志工與經費,對有心人士的防範總難以滴水不漏,所以關心這類事件的社會大眾也只能乾瞪眼。根據《自由時報》,去年11月有網友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議:政府立法規定遭遇火災的文化資產及其用地,百年之內不得做修復古蹟原狀之外的用途。最後這個提議獲得足夠的附議人數讓文化部給予回應,文化部回應:文化部已初步研擬「有形文化資產防災守護方案」,積極從「建置防災整備機制」、「推動防災科技整合」與「深化文資守護網絡」等三面向著手,全面提升文化資產防災能力。

 

文化部的對策基本上是加強守護古蹟免於天災、意外的機制,並未答應網友的提議。

 

(首圖為彰化關帝廟  所有圖片均取自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