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不該被扭曲!禮讓文化為何變了調?
何渝婷
2016-08-25 18:30

(示意圖)

 

台北市民搭捷運手扶梯通常都習慣性靠右邊站,因為一直以來都被灌輸一個觀念,就是「禮讓」,讓出左邊的空位給趕時間的人通行,但你知道北捷早就已經取消「右側站立,左側通行」的政策了嗎?

 

昨日發生一名右手右腳癱瘓的女子,在搭乘捷運時只能用健康的左手緊握扶手,所以只能站在手扶梯左側,不過卻因此被指正不該站這裡,或是叫她不要擋路,但北捷早在十年前就取消右側站立的規定,許多其他的國家過去也都有同側站立的規定,但也都陸續取消,以免讓手扶梯重量不平衡而造成意外發生。

 

這件事情引發網友論戰,有人認為這位婦人為什麼不坐電梯?也有人認為趕時間的人幹嘛不走樓梯?但不管站在哪個立場,歸結一個重點就是「禮讓」,不管大家習慣站左邊還是站右邊,或是兩邊都站,如果學會將心比心,這些衝突是否就不會發生?

 

就如同為什麼想站左邊或是必須站左邊的人就一定要看人眼色、一定得去搭電梯?憑什麼趕時間的人就不能走電扶梯快速趕車?今天說的禮讓並不是人們該怎麼做或是如何依規定才叫有禮貌,而是人們如何去同理別人,替別人著想。

 

 

(示意圖)

 

昨天台北捷運上也發生有人因為學生不讓座而直接偷拍照片,甚至傳上爆料公社口出惡言,讓許多網友砲轟憑什麼一定要人家讓位?

 

「讓座」在台灣一直是許多人引以為傲的文化,但這個文化似乎慢慢變了調,有些人開始認為博愛座就是只能給孕婦、小孩和老人坐的,只要有年輕人去坐,就會被有色眼光看待,甚至直接被罵,但其實很多人的「隱性需求」是外表看不出來的,「讓座」文化非但沒有達到最初的意義,反而讓有些人被變相的霸凌,「好意」從何時開始變成「義務」了?

 

這又要講回「將心比心」,其實手扶梯事件也好、讓座文化也罷,最初都是一番美意促成的,但長久下來是否讓有些人認為自己就該被禮讓,自己該受到特別的待遇?這所謂的「美德」根本不該被這樣扭曲,每個人也都有權益去捍衛自己的權利!

 

(圖取自維基百科、flickr)

 

延伸閱讀:博愛座改優先席,幫助隱性需求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