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一早起來,遍覽各大報與電視台的馬習會新聞,也上臉書搜尋各大名家動態。沒想到,最讓我眼睛一亮的,是王丹老師在臉書上的這篇短評與心得。為求完整,將王丹老師全文刊載如下,與大家分享。
=======================================================
每次跟「紐約時報」合作,都讓我感慨真正的泱泱大報的水準:
第一,動作極為迅速:前天凌晨五點發邀稿信之後,我第一時間回覆,評論版編輯完全秒回。然後在接下來的一天裡面,我們至少往復了十幾個電郵,討論內容。
第二,廣種薄收:「紐時」的規矩是,先告訴你,我們邀請你寫,但不能保證一定刊登。他們經常就同一個議題,同時有幾組人馬跟幾個不同的邀稿對象洽談稿件,然後也許都不用。他們不怕浪費人力,只要求在最合適的時機發出最好的稿子。我們作為作者當然知道,但是還是會給他們寫可能不會採用的稿子,原因也很簡單:這是「紐時」。
第三,編輯態度極為嚴謹:我交了900字的稿子,不到一個小時他們就回信,至少提出了十幾條補充和修改的意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他們幾乎對我的每一個觀點,都要我進一步解釋並提供相關的資料。編輯一再抱歉說打擾我,但是對稿件內容的高標準也絕對不馬虎。我雖然被搞得焦頭爛額,但是也不能不佩服「紐時」編輯的認真和嚴謹。
這才是辦報紙的樣子,這也是「紐時」之所以有今天的影響力的原因所在。
=======================================================
轉開台灣的電視,馬習會有一大票資深主播、特派記者到了新加坡,但我們這兩天看到的,全都是餐廳菜餚、嚴謹安檢門、各國媒體湧入、轉播器材好棒棒等「花絮」,哪裡有觀點呢?
就連有視角的新聞,也聽不到太多。從49台到58台,轉來轉去,大家講得都是差不多,這也難怪沒有差異化的即時新聞,會主宰我們每一天的耳目。
我一直認為,「現場其實沒有太多新聞!」以馬習會來說,每一個橋段、每一個說詞、每一個鏡頭,肯定都是雙方幕僚事前喬好的。如果有哪一位資深記者,如同自由時報率先披露馬習會安排,能夠事前能夠搶先取得雙方說詞,這肯定就是世界級的獨家新聞了。
所以可以想見的是,行禮如儀的馬習會,順利舉行也握了手。所有現場記者「有聞必錄」,如同傳聲筒般的告訴閱聽眾,而這些「材料」,則成為名嘴、評論員、意見領袖的評論資料。然後網路編輯們再去臉書上,把他們的觀點抄過來,創造了一個循環。
這個循環,好壞沒有定論。只是我們看到,傳統媒體在發行量、收視率、廣告量的下滑,都是來自於這個循環的影響。畢竟我直接上王丹老師的臉書粉絲專頁,或者透過臉書動態,就可以看到他的最新評論,為何還要去某媒體網站看到那些被修飾過的即時新聞呢?
所以我期待的是,在現場的上百位記者們,可不可以不要再追逐花絮,而是能夠發揮你們多年來的專業,第一手就提供有視角、有觀點的報導呢?
從媒體經營的角度來說,培養一位資深記者的成本真的很高,但是這些花絮性的新聞,其實只要用資淺記者來做就好。如果真能夠發揮資深記者們更高的價值,相信這也是媒體與閱聽眾之福。
起碼我希望我們不要再被罵「弱智媒體」!對了,這是天下雜誌當年的經典標題,大家做為參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