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自輝達臉書粉專)
得益於遊戲、數據中心業務實現雙成長,美國晶片廠商輝達連續六季業績都超過預期。
輝達於美股週三盤後公布了第三季(截至10月31日)財報。財報顯示,輝達第三季營收達71.03億美元,較同期成長50%,淨利潤為24.64億美元,較同期成長84%。每股攤薄收益為0.97美元,較同期成長83%。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的淨利潤為29.73億美元,較同期成長62%,調整後每股收益1.17美元。輝達營收和每股收益均跑贏市場預期。
財報發布後的盤後交易中,輝達股價上漲超過5%。從年初至今,輝達股價上漲了125%。
輝達兩大主營業務包括銷售遊戲GPU(圖形處理器)為主的遊戲業務,以及用於數據中心的加速運算GPU的數據中心業務。
兩大業務中,三季的遊戲業務收入達32.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2%;數據中心業務收入為29.4億美元,較同期成長55%。同時,專業可視化業務收入達5.77億美元,較同期成長144%;自動駕駛業務收入達1.35億美元,較同期成長8%。
受益於疫情下的遊戲需求成長,遊戲業務持續創造紀錄。基於其RTX30系列顯卡的銷售持續提升,輝達稱,由於玩家對於光線追蹤技術的追求,將會持續升級顯卡,因此PC遊戲市場仍然有成長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輝達提及,現在有軟體可以防止遊戲顯卡被用於加密貨幣挖掘。
今年早些時候,輝達曾推出用於加密貨幣挖礦的專用顯卡,以滿足部分用戶需求。第三季,輝達共賣出1.05億美元的加密貨幣挖礦專用顯卡,低於第二季的2.66億美元。
數據中心是輝達最重要的業務,大型數據中心客戶多使用輝達GPU進行商品推薦、數據分析等。輝達CEO黃仁勳稱,其AI產品需求急劇成長,已經有超過2.5萬家公司廣泛採用。此外,在上週的GTC大會上,輝達展示了GPU加速運算不斷擴大應用領域,包括供應鏈物流、網路安全、自然語言理解、量子計算研究、機器人技術、自動駕駛汽車等。
不過,幾乎影響到全球製造業的晶片短缺,也對輝達的晶片供應產生衝擊。無論是遊戲顯卡還是汽車晶片,都很難保證正常供應,甚至有買家開始囤積晶片。
輝達財務長Colette Kress稱,汽車製造商的供應鏈限制導致輝達第三季汽車業務銷售額比第二季下降了11%,但由於汽車客戶增加了自動駕駛汽車產品,銷售額仍比去年成長了8%。
輝達還表示,已採取額外手段來保證長期供應,並在第三季預付了16.4億美元。黃仁勳在分析師電話會議上強調:「我們對輝達的供應狀況感覺非常好。」他預計供應鏈短缺,將從明年下半年開始緩解。
當前流行的「元宇宙」潮流,也被黃仁勳視為一大成長機會。在上週的GTC大會上,輝達推出多款產品,不僅為開發者提供建立虛擬新世界的軟體,還提供為虛擬世界建構基礎所需的硬體,其核心產品被命名為「Omniverse」,於去年12月推出測試版,輝達稱其是一個仿真和協作平台,用來模擬倉庫、工廠、物理和生物系統、5G邊緣、機器人、自動駕駛汽車等。
黃仁勳預計,在Omniverse上,輝達收入可能會一半來自硬體銷售,一半來自軟體許可。
在對Arm公司的收購中,輝達近日再遇到強勁監管挑戰。11月16日,英國數位化、文化、媒體和體育大臣多里斯(Nadine Dorries),致信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要求以國家安全和競爭為由,對輝達收購Arm的交易進行第二階段的審查。
此次審查可持續24週,並可延長8週,最終報告將提交給英國數位化、文化、媒體和體育大臣,由其考慮是否批准這一併購交易。
延長審查意味著輝達可能將無法按照預期完成這一交易。根據最初的計劃,輝達希望在18個月內即在2022年3月之前完成,但考慮到英國和歐盟都在推進全面審查,此前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也對該交易表示擔憂,還有中國監管部門的態度不明朗等原因,輝達想要如期完成交易並不容易。
11月10日,黃仁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承認,收購Arm的交易在審查時間上「比預期久了一點」,但輝達會繼續跟全球監管者保持溝通。
本文為界面新聞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英偉達三季度業績再超預期,核心業務數據中心營收同比增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