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接連推出,是創新還是新一輪收割?(中)
31QU / 鍾佩慈編譯
2018-09-23 13:00

2、USDT的崛起

 

提到「穩定幣」這個概念,就一定會提到USDT。

 

2015年,USDT一推出就備受矚目,排名前十的Bitfinex、Poloniex紛紛宣布上線USDT交易對。

 

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是,在94監管時,USDT開始成為投資者重要的資產配置之一。

 

當時,多家交易平台相繼關閉法幣入口,市面上的交易平台,很多都沒有開設ETH交易對,即使開設了交易區,幣種也不到十個,在數量上,這遠遠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

 

因此,幣價相對穩定的USDT,便開始成為投資者的新寵,這很大程度上拉高了USDT的交易量。

 

目前,全世界共有131家交易所上架了錨定美元的USDT。

 

USDT是名副其實的「穩定幣之王」。

 

3、穩定幣≠穩定

 

不過,USDT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問題。

 

今年2月,有人在網上發布了一份Tether與Bitfinex高階主管的錄音,爆出Tether曾多次超發USDT以購買比特幣,這給投資者帶來了「大量資金入場,還會進一步推高比特幣價格」的錯覺,而發行方Tether,則沒有任何成本,屬於徹頭徹尾的操縱市場。

 

「雖然在名稱上,穩定幣有穩定一詞修飾,但事實上,穩定幣並不穩定。類似USDT這樣的穩定幣,最大的風險還是在於沒有公開審計的約束,我們無法得知,數量是否濫發了。」中國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陳波表示,USDT與準備金保持1:1的設想看似很美好,但在實際操作中,發行主體能否依照這樣的比例實際操作,還有待驗證。

 

理論上來說,用戶每購買一枚USDT代幣,Tether的帳戶,就會相應地增加一美元資金儲備;但是,初始代幣總量約為9萬的USDT,目前為止已經增發了超過80次,Tether的帳戶到底存放了多少美金,一直不為人知。

 

除了超發和監管不足等問題,USDT還面臨了很多「黑天鵝風險」。比如與Tether合作的銀行出現違約、儲備資產出現暴跌,又或者是政府取締該公司等不確定因素,皆極易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

 

由於設計機制不完善,當市場上比特股價格出現大跌時,BitCNY的價格波動也會十分明顯,經常引發連環爆。

 

有玩家因此斷言,穩定幣的出現,拖累了整個比特股。

 

上篇連結:穩定幣接連推出,是創新還是新一輪收割?(上)

 

下篇連結:穩定幣接連推出,是創新還是新一輪收割?(下)

 

本文為火星財經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穩定幣接連上場,創新還是新一輪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