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眾為王道?關於金馬獎評審的口味
余宗翰
2016-11-25 20:00

每年金馬獎過後,鄉民多多少少會討論到金馬獎的口味,因為歷史記錄歷歷可考,從開放兩岸三地遞片以來20多年來,叫好又叫座的最佳影片只有甜蜜蜜(1997)、《臥虎藏龍》(2000)、《無間道》(2003)、《功夫》(2005)、《投名狀》(2008)、《賽德克巴萊》(2011)6部片,因而很多人都認為金馬獎的口味偏向菁英小眾,不夠多元。甚至有人認為金馬獎的口味很好猜,只要偏向批判、描寫社會現實的就會有基本盤。

 

金馬獎採取類似法國坎城影展的評審團制度,每年評審團組成不得重覆,使得評審的口味極難猜測,但這麼做的好處是不容易像奧斯卡那樣容易被學院派把持,而金馬獎的評審十分獨立,不受外力影響,也是金馬獎的評價好過中國金雞獎的原因。而因為金馬評審的口味難猜,也不會同情配票,因此能否得獎,除了靠實力與一點點運氣外幾無他法。因為難,所以珍貴,金馬獎獎盃向來為華人影人所看重。

 

 

值得詬病的是,金馬獎的評審僅十多人,也無觀眾參與,缺乏廣泛性和代表性,近年來有多人呼籲要學金像獎那樣,多人、多輪的評審機制。不過有趣的是,像這種沒有民眾參與的評審機制,竟也在05年選《功夫》為最佳電影,讓預測者大跌眼鏡。

 

隨著大陸電影工業不斷膨脹,加上電影人才漸漸育成,大陸排擠台灣影人的現象自為必然,讓不少台灣人著惱。於是陷入一個矛盾,是否要學金像獎做為鼓勵本土電影的電影獎,亦或持續向「大公無私的華人最具代表電影獎」這條大道邁進?

 

如果轉為金像獎或法國凱薩獎那樣的本土電影獎,難免有降低格局之譏,當然,所謂格局主要在於電影高度,如果台灣電影高度是高的,自己搞小圈圈仍然是殿堂級。問題在於,台灣電影近幾年的榮景未來能否持續仍很難講,如果搞小圈圈結果圈子太小,這種金馬獎不僅沒有收視吸引力,對電影人的鼓勵效果也不大。

 

關於評審的口味,有網友認為台灣/港陸各半的評審團看似利於台灣影人,但不知道是客氣還是因為兩岸電影文化隔閡嚴重,往往台灣評審都會驚艷於對岸的電影,傾向把票投給對岸作品,雖然大陸評審對自家人作品不甚讚賞,但台灣評審較多的結果就是大陸片得獎的機率較高,久之台灣影人自然感到不滿,於是金馬獎該不該開放對岸參展之議就時時掀起討論。

 

無論如何,台灣電影近年還是在回春的態勢上,期望能繼續向上,如果能走到當初香港電影圈的規模,金馬獎就算搞小圈圈也夠底氣。

 

(所有圖片均取自 金馬影展TGHFF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