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國年輕人第一次接觸到中國大陸境外的社群媒體,是從過去的一周開始的。
一群「帝吧」網友跨越防火牆,遠征全球最大的社群網路Facebook,用他們最習慣的「爆吧」的方式向台灣蘋果日報、三立電視台和當台灣當選領導人蔡英文的Facebook帳號發起了總進攻。他們打出了「不罵人、只講道理,不攻擊台灣人民,只攻擊台獨」的口號,用統一的表情包、口號、宣言貼、充滿語法和語境謬誤的多語種告示、愛國詩歌節選和各種中華美景美食圖作為「武器」,持續、重複和不間斷地拋向蘋果日報、三立電視和蔡英文官方帳號的各條動態訊息下方的留言裡,瞬間淹沒了其它正常的留言和評論,並引發了和台灣當地網友的爭論和互毆,繼而,他們帶著滿足的喜悅,翻回牆內,在貼吧和微博上宣布:他們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戰爭發動得如此痛快,組織得如此高效,「勝利」又宣布得如此輕而易舉。作為有著2000多萬成員的百度最大貼吧來說,這樣的事對他們已經不新鮮了。「李毅大帝吧」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存在:它聚集了中國互聯網上最有時間、最躁動,最缺乏被認同感,最需要發洩,最有表達欲,而又在現實社會中最缺乏表達空間和表達能力,最缺少安全發洩渠道的一群「基層網民」--在帝吧裡上,他們一次次地團結、一次次地對外戰爭、一次次地發洩,然後又一次次地自我宣布勝利。
(「李毅吧」的「出征前」組織)
「李毅吧」原本是一個體育社區,後來演變成了惡搞調侃足球運動員李毅的貼吧,再後來成了很多搞笑、反諷、戲謔和原創內涵幽默層出不窮的次文化社區,一度是百度貼吧乃至中國互聯網社群平台中最有原創活力和時代精神的地方。接著,「帝吧」裡誕生了「屌絲」這個體現中國社會階層分化和固化現狀,以及大多數青年人窘迫與卑微生存狀態的原創詞彙,進而成了「屌絲文化」的發源地。隨著帝吧中最有創造力的一群人不斷反復強調和渲染屌絲文化中自我降格、對社會服輸和主動繳械的「精神失敗法」,用一系列諸如「給跪」、「求別說」、「女神」、「逆襲」和「喜當爹」等影響了中國互聯網整體語言符號的詞彙,吸引了更多有著相同生存處和精神狀態的1990和1995後青年人加入了「帝吧」陣營,它就成了中國最大的屌絲聚集地和次文化陣地。
與此同時,「帝吧」的原創性和內涵幽默屬性逐漸褪減,取而代之的是聲勢越來越浩大的「集體行動」,湧進來的大多數新成員沒有文化原創能力,他們熱衷的,是一次次地重複著「帝吧」上那些被發明出來的流行詞彙和話語,用它們解釋一切又消解一切,對抗一切又接近一切,通過不斷地模仿、重複和互相呼應,尋求心理和精神上的互相認同。儘管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渺小如顆粒、卑微如塵埃,湊在一起遙相呼應同氣相求,就也變成了一團密麻麻黑壓壓的東西,足以令人側目甚至生畏。與此同時,在新浪微博上也一樣,大多數人喪失了獨立表達的能力,少數明星和段子手的「原創」,帶動著幾百萬上千萬的人集體的模仿、呼應和口水,那些沒有表達能力但有表達欲的人湊在一起,互相取暖和呼應,是他們在社群媒體上得以找到存在感的唯一方式。
這就決定了自封為「屌絲」人群聚集的社群媒體上,充斥著大量的集體舞和團體操。同樣的表情符號、同樣的詞語、一個個被反複使用的段子,用蓋樓和「保持隊形」的方式表達態度。「帝吧」上最流行的對其它貼吧或社群媒體帳號發起的「爆吧」戰爭,就是這種大型集體舞和團體操升格的軍事行動。他們通常都被貼吧中的一些核心人物組織起來,越來越有章程和紀律,拿起武器、集體行動。正是因為其中的每一個人都缺乏單獨的思考能力、表達能力和獨立的靈魂,所以每個人都渺小卑微得如同塵埃,只有無數個這樣的人拼湊在一起,用自己的帳號當炮灰,當人肉炸彈,才有戰鬥力。
他們能對任何一個「非我族類」的群體發動「爆吧」戰爭--對李宇春吧,對NBA吧、對楊丞琳,對日貨,對台灣「少數分裂分子」,都是如此。帝吧的群眾們的怒火很容易被點燃,一來由於大部分參與者的現實生存境遇和精神狀態,本來就積壓著諸多不滿,隨意一個苗頭都能讓他們憤怒,湊在一起就更憤怒,然後就要用最低成本的方式爆發;二來因為人生閱歷、受教育的程度和接受多元知識的渠道有限,也長期生活在一個互相取暖、價值觀單一的環境裡,任何一點與他們當中大多數人的看法和世界觀有不同的言論和族群,都能讓他們既驚且怒--喜歡李宇春的玉米們能惹怒他們,NBA的愛好者能惹怒他們,對中國歷史不甚了解的明星能惹怒他們,開日本車用日本相機的人能惹怒他們,自然台灣一些對中國國家認同有不同意見的人也能惹怒他們。
(李毅吧之前對韓國明星EXO吧的「爆吧」指示)
至於哪個更能激起他們的憤怒,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怒了,怒了就要「爆吧」,就要遠征,就要用集體舞的方式淹了對方,這就是他們發洩憤怒最重要,也是最安全的方式。這次被他們盯上的,是持有台灣獨立傾向的對岸人士。
這些憤怒的帝吧遠征軍是愛國青年麼?毫無疑問是的。愛國主義教育是當下中國最成功和有效的價值觀教育(當然也是必要的價值觀教育),但對於愛國的內涵、愛國與族群認同、對待不同族群的人士的國家認同標準與底線的不同等等--這些在政治決策層和知識階層中有共識和爭議的問題,帝吧的屌絲愛國青年們是沒有耐心也沒有能力理解的。因此,他們的「遠征」就這麼容易地開始了。
從一開始,他們的「遠征」就一定會勝利。因為千篇一律的表情包、動圖、宣言稿和文字貼被瞬間刷個成千上萬次,任何其它的意見和言論自然都會被淹沒。那些用自己獨立和個體的思考與意志進行表達的人,他們的聲音一定會被這種如蝗蟲蔽日般的狂轟濫炸所遮蔽。於是,帝吧青年們就可以宣布自己勝利了,而且是絕對的勝利--至少,他們在精神上已經大獲全勝了。他們用來狂轟濫炸攻擊那些與他們論戰的人們的最好武器就是一句話:看到那麼多人(其實都是他們自己人)罵你,我就放心了。
精神勝利法能帶來永恆的勝利,帝吧群眾們深諳此道。
然而,這畢竟是一次與眾不同的遠征。
帝吧青年群眾要征伐的,不是百度上其它的貼吧,也不是新浪微博和人人網上的某個帳號,而是Facebook上的幾個台灣帳號。Facebook--對於大多數帝吧群眾來說是個陌生的詞彙,聽說過沒上過,或者乾脆就沒聽說過。一開始聽說Facebook上有很多支持「台獨」的言論,需要發起Facebook遠征的時候,很多帝吧成員就條件反射般地結隊奔向了百度的Facebook貼吧,準備把Facebook吧給爆了,足以說明在戰爭開始前,很多帝吧青年群眾對他們要攻克的那個陣地,是完全陌生的。
然而當明確了「敵人」的陣地,準備正式向Facebook發起遠征的時候,絕大多數帝吧成員也是第一次在吧內少數見多識廣的成員指導下,第一次有機會使用到「科學上網」的工具,接觸到境外那個他們從來沒接觸過的,陌生但很新鮮刺激的社群媒體世界,但瞬間這種新鮮和刺激,又被訊息衝擊帶來的錯愕、憤怒和戰鬥欲所取代。
「不翻牆還不知道,有那麼多台獨!有那麼多罵我們的人!」他們憤怒了,於是,幹!
為了維護自身形象和國家形象,戰鬥的組織者極力遏制帝吧成員上一些常有的行為習慣:比如罵街、亂咬和人身攻擊等,他們拿出了統一的綱領,不罵人、不攻擊個體,只反對極個別獨立勢力,只衝擊三立電視台、蘋果日報和蔡英文的主頁,用統一的表情包、貼圖、宣言稿和文字資料刷屏,刷到別人的東西都看不見,他們認為,這樣他們表達的聲音,全世界就都能看到聽到和理解了。
他們能這麼想,或許是好的。我們也真該謝天謝地了。但是你能想像一大群大猩猩突然從籠子裡跑出來,衝到一家人門口,在那兒搥胸頓足,香蕉皮滿地都是,不斷地砸門,扔著同樣的磚頭,衝著你嗷嗷叫--他們對你「說」的話,你能理解麼?
帝吧青年們其實有一萬種方式可以表達他們對國家統一與領土完整的認知和信念,並且能把這些理念傳遞給那些認同或不認同他們的人們。從雅爾達協議到聯合國大會決議,都可以用來佐證中國政權遷移和台灣與中央政府關係的法理基礎,但他們不知道,他們選擇了貼那些充滿政治口號和政治標語意味的,翻譯成蹩腳的多國語言的文字;他們可以找像李世默(請用關鍵字EricLi搜尋TED演講)那樣英文好、雄辯且持有堅定中國主流價值觀的人士替他們出主意和代言,但他們用的是各種臨時拼湊現編出來的打油詩,以及余光中那首其實兩岸都耳熟能詳但解讀迥異的《鄉愁》。他們可以像新華社創作的向老外介紹中國十三五計劃的搞笑版宣傳影片那樣,製作一些好玩的病毒影片,但他們選擇了各種只有自己才懂的表情包(黃子韜和林更新只有在中國大陸的年輕人當中才火)。
他們貼各種中國美景美食--殊不知哪怕台灣只有2300萬人,但中國大陸的台灣人的人次數,遠超過中國大陸居民曾經訪台的人次數,這些景點和美食對大多數台灣人不陌生,而在台灣的大街小巷隨時可以看到四川菜、湖南菜、山東菜和粵菜的餐廳,而這些帝吧群眾很少有人見過真正的基隆港、日月潭、玉山和101大廈,嚐過蚵仔煎、魷魚羹和道地的永康街牛肉麵。
「李毅吧」吧民製作的英文說明,但其中不乏語法錯誤
然後他們還貼出了上個朝代的政治口號「八榮八恥」,「教導」台灣同胞要熱愛自己的祖國--拜託,在以習大大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的今天,你們要貼也應該貼中國夢啊!
因為缺乏多元文化的認知經驗和理解能力,帝吧群眾們以為自己貼出來的這些東西,就是全世界華人都能認知和理解的文化元素。他們以為他們把他們的主張翻譯成了多國文字,全世界的人就理解他們在說什麼了。這是一種非常可笑,建立在不掌握知識和文化前提下的自信。當一群拿著棍棒的野蠻人闖下山燒殺搶掠的時候,你可能會選擇落荒而逃,但你知道他們很難在這個地方長期立足;當草原上蒙古人的鐵騎一度西征歐洲的時候,歐洲人可能會選擇丟盔棄甲,但蒙古人沒有停留得太久,更無法摧毀天主教在西方社會的價值基礎。
帝吧群眾們覺得自己把台獨分子嚇傻了,自己「大獲全勝」了。但實際上,那些台灣論壇PTT上的「綠衛兵」們正笑成一團,嘲笑帝吧群眾因為PTT需要登陸500次才能發言的規矩讓帝吧群眾不能攻陷PTT,氣得嗷嗷叫。更有台灣網友當了一把「帶路黨」,把帝吧青年們引向主張統一的國民黨人士蔡正元的臉書頁面,誑說他是蔡英文的弟弟,結果缺乏背景知識不明就裡的帝吧群眾們立即「攻陷」了蔡正元的帳號......我們看到的歷史上中原王朝在對待周邊游牧部族的戰爭中用過的那些智商碾壓招數,台灣的一些網友這次也用到了帝吧群眾的身上,而且奏效了。比起對岸的同胞對我們的隔膜與不解,其實帝吧群眾們更不理解他們正試圖攻陷的台灣,更不理解這個世界。
帝吧群眾們可能真的覺得自己獲勝了,那可能只是因為他們爽了。在爽過之後,他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他們可以到三立電視、蘋果日報和蔡英文下面去「屠版」,而不會被封禁和刪貼,但對岸的人們卻沒法在百度貼吧或新浪微博上回擊他們?他們對這個世界,他們和那些與他們互相拋表情包作戰的人,真的能互相理解得更多嗎?
(「社會主義接班人」概念的又一次復甦--這次是在Facebook上。)
也許,也並不那麼悲觀。
我的同事最近訪談了一名在帝吧參與指揮這次Facebook遠征的成員,寫了一篇最近傳得很廣的文章《親自參加兩岸Facebook「表情包大戰」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看上去作為指揮者,他比很多衝在一線當炮灰的帝吧群眾要站得更高一點。他提到的一些現象讓我們覺得很有趣,很耐人尋味:
PingWest:可是台灣人跟得上這些梗麼?
美琴:跟不上啊,所以有很多台灣反而私聊找我們大陸的孩子要圖包,或者是問,你們這是什麼意思啊?
PingWest:那你會給他們介紹嗎?
美琴:會啊。就是來普及知識,交朋友的嘛,難道還真的指望可以說服對方嘛,不都是在找共同點。
PingWest:那你看最後,這場仗的結果是誰贏了?
美琴:兄弟間的打架哪裡會有輸贏呢,記得有句話,大部分的爭吵都是「名詞之爭」。就這次臉書大戰而言,沒有輸贏,陸方沒有說服任何人,台灣也沒有說獲得什麼的。如果說硬要有贏家的話,那就是中華民族和扎克伯格了吧。前者的感情又加深了一些(各種意義上)後者可以開始準備中國市場了,牆快倒了。
PingWest:你覺得這場「戰爭」真的能夠解決這些溝通的問題嗎?
美琴:交流最可怕的不是內容的對錯與否,而是連交流的慾望都沒有了。就好像一對戀人吵架,如果連罵的心都沒了。這段感情就真沒了。我並不指望這種做法可以喚醒多少台獨青年,或者說能讓統戰前進多少,甚至改變國家形象,但是有一點,就是像我們剛才討論的一樣,整個罵戰,鬥圖到最後都變成了互相討論美食和美景的時候。就說明,只要有交流的意願,總比兩個人都不說話強。FB大戰的目的不在於說服任何一方,而是讓雙方都知道,對方不是只能看標籤的敵人,而是活生生的人。
PingWest:那你的感觸是?還沒有問你為什麼要參加這場「戰爭」呢。
美琴:我啊,還是那句話,在「經歷歷史」。希望推倒柏林牆的那個時候,可以在牆上留下自己的手印。
比起大部分腦門上綁了一個「勇」字,指哪兒打哪兒的帝吧群眾來說,美琴的思考相對是獨立的和有趣的。至少也讓我們知道,參與這場Facebook遠征中的一些人,其實不是在享受爆吧和屠版的快感,不是在發洩自己的憤怒和釋放壓抑的荷爾蒙,而是在享受一種碰撞和交流的過程,她知道其實根本戰不出個輸贏來,只是為了尋找更對共同點,交流總比對立強。更可貴的是她有「牆快倒了」的希冀,和見證「推倒柏林牆」的意識。
但我想知道的是,如果不用這種集體操似的屠版和爆吧,而是各說各話,各講各的道理,互相論辯和交流,是不是會更接近美琴說的「交流的慾望」和尋找共同點的目的?以及,那麼多參與遠征Facebook的帝吧群眾們,真的像美琴這麼想,而不是為了扔幾塊磚頭、吐幾口口水,試圖把對方的聲音徹底淹沒,然後爽了高呼大獲全勝的人,到底有多少?佔多大比例?我只是想知道,參與遠征Facebook的帝吧群眾中有多少人,究竟有多少尚且有能力理解這個參差多態的世界,以及在多元化的訊息和知識當中找到自己的價值判斷的人。
某種程度上,帝吧青年們「遠征」的自信在於,他們的團結和集體操一樣的軍事行動,能迅速地碾壓一切正常的聲音。當然,也源於他們對中國日益強大的自信--他們將國家強大的自信附加到自己渺小的個體上,就煥發了要去征服別人的野望。事實上,這種將「國家強大」的效應附身給自己的行為,其實是在一個新的時代為自己蒙上了一塊新的紅布。幾十年前的那塊蒙在10億人眼前的紅布,上面寫著的是「繼續革命」,今天的這塊蒙上大部分帝吧群眾眼前的紅布,上面寫的是「繁榮富強的中國夢」。
幾十年前那塊「革命紅布」,背後是中國與國際世界越來越隔絕,經濟崩潰和國際形像一落千丈的現實。但如今蒙在帝吧群眾眼前的那塊紅布卻帶來了更多的真實感:因為中國確實在經濟和國家綜合實力上強大了,這讓帝吧青年們有了一種可以掃蕩一切的被加持的幻覺。但帝吧青年們可能無從理解的是:正是因為這個國家的強大,它現在才在擺脫經濟增長下滑,以及應對亞太和周邊國家關係,乃至世界和平穩定的過程中克服更多的挑戰,而不是製造更多的麻煩。帝吧裡的愛國青年們只看到了國家強大的事實,但看不到國家強大背後的挑戰和壓力,認為只要「強大了」就可以碾壓一切,這是他們與這個世界,甚至自己所生長的他們宣稱他們很熱愛的土地,所無法調和的。
不過,對於大多數第一次通過「科學上網」接觸到中國大陸境外互聯網世界和社群媒體的帝吧青年們,這也是一個新的開始。
從此,他們的疆場從貼吧、微博和人人網,轉向了更多的社群媒體,可能是Facebook,或者Twitter和YouTube,他們一開始會感覺很刺激和新鮮,進而會驚愕和憤怒。因為他們會看到那麼多和自己看法,尤其是對自己的國家的看法「不一樣」的聲音,從而激發他們抱成一團來「屠版」的戰鬥欲。
但是,一旦他們每個人都有了一個到多個新的社群媒體帳號,所有的行動就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他們一定會用這些帳號,撞見更多讓他們震驚的、憤怒的、羞愧的、好奇的和刺激的東西。它可能是《南方四賤客》的動畫片節選,可能是美國總統大選辯論的YouTube直播,可能是梵蒂岡教會的一次研討,也有可能是台灣街頭抗議運動的記錄......當他們看到的「不一樣」的和讓他們憤怒的東西變多了,而且根本沒法一一通過屠版去「戰勝」的時候,一些人會選擇羞怒地逃回自己的領地上,關掉VPN,把自己重新關在圍牆裡,繼續抱團取暖、吐槽和爆吧;而另一些人會因為不可遏制的好奇心,接觸到更多東西,與各種人交流,重新思考一些問題--這些曾經的帝吧愛國青年群眾,總有一天會徹底摘下他們眼前蒙著的紅布。
延伸閱讀:參加兩岸FB表情包大戰是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