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霸凌,一直是各國教育現場棘手的議題。有些學生因忍受不了霸凌而輕生,也有些人以極端的方式反擊。今年5月,日本也傳出國二學生因遭受霸凌,向導師求助無門,而臥軌自殺的事件。
日本校園暴力問題存在已久,遲遲找不到有效處置方式。今年日本文科省(教育部)公布一項調查結果更令人吃驚,2014年度日本小學霸凌案件高達12萬2721件,創下歷史新高。如果再加上國、高中霸凌案件數,共為18萬8057件,又比前一年增加了2254件。
事實上,9月份,日本文部科學省的「2015年度學生問題行為調查」便指出,日本小學生的暴力行為是持續增加的,且已連續2年突破1萬件案例。
依據調查報告,2015年度國小、國中、高中的校園暴力總發生件數為5萬4242件,較前一年減少5103件。其中,國中減少4563件,為3萬5683件;高中也減少1112件,為7091件;唯獨國小增加572件,達1萬1468件,是統計以來最多的一次!
分析暴力行為的加害兒童數以小學六年級最多,最少的則是國小一年級。但若從增加率來看,自2008年開始實施統計起,國小六年級的加害增加率為1.9倍,國小一年級增加幅度最大,為5倍。
文科省表示,這些現象反映出現代小學生情緒管理較差,以及日本家庭功能式微,無法發揮作用。
針對層出不窮的校園霸凌問題,日本政府尚未制定專法防範,僅在「教育基本法」、「學校教育法」中明示,學校得要求施暴、行為嚴重偏差的學生停止到校,但從日本逐年增高的小學生霸凌數可推估,法規並非抑制霸凌的有效方式。
台灣校園霸凌現象亦相當嚴重,根據兒童福利聯盟針對國小到高中職學生的「2014年台灣校園霸凌狀況調查報告」發現,有26.4%表示從幼稚園至今曾有被欺負的經驗,目前仍遭受長期霸凌的有3.5%。推估計算,至少4萬名以上的兒少過去一年仍深受霸凌傷害。
可別小看小學時期的霸凌所造成的影響,國內一項針對大學生進行的校園霸凌研究調查發現,中小學時期的被霸凌經驗,會潛伏在心裡,影響至大學時期。若大學又再有二次傷害,則容易產生社交退卻、自我孤立等狀況,甚至有罹患憂鬱症的可能。
如何降低霸凌危害呢?國外經驗發現,旁觀者是關鍵性角色,倘若能夠具正義感站出來,不冷漠或隨波逐流,能抑制霸凌事件擴散。
然而,真正要杜絕霸凌,除了學校積極介入,也考驗著父母的智慧,而如何提升家庭教育的功能,恐怕更是要認真考量的。